阿約提亞(Ayodhya)為印度教聖城,傳說中毘濕奴神十世輪迴的第七世羅摩王子出生地。西元7世紀中國玄奘法師來到此地曾留下一段文字,讓我們知道當時佛教昌盛的「阿踰陀」國首都,有伽藍百餘所、僧徒三千多人,異道天祠只有十處。
西元8世紀起,隨著回教勢力東侵,佛教在中亞、印度日益衰微,約在12、13世紀從印度本土根絕。在佛教沒落過程中,釋迦牟尼被印度教吃了豆腐,直接吸收並降格為毘濕奴十世輪迴中的第九世。
回教政權大約自西元11世紀起在印度建國,此後不同的伊斯蘭王朝更迭,一直到16世紀才由蒙兀兒王朝一統江湖。蒙兀兒王朝時期雖然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本質仍是一個回教國度,所以前前後後回教在北印度也有大約八百年的昌盛期。
歷經回教文化洗禮的阿約提亞,難免有寺廟被拆除改建為清真寺使用,因此埋下宗教衝突的種子。1992年12月6日印度教徒攻佔破壞一座據說是建在羅摩王子誕生地神廟上的16世紀清真寺,隨後引發印度各地回教徒與印度教徒的暴力流血衝突,傷者無數、死亡過千,有百餘個城鎮因此實行宵禁。
宗教信仰原本應該是人與神之間心靈對話美好的事,怎麼老變成人與人之間醜陋的攻訐爭鬥?觀看宗教歷史便能發現宗教始終局限於人,和神關係不大,所以有十字軍東征、有三武滅佛、有ISIS恐攻、有那麼多派別和改革,一切都假神之名。
阿約提亞羅摩出生地的兩教爭執仍在進行中,因此派有大批荷槍軍人監控這塊是非之地。我連遺址在那裡都還不清楚就被崗哨攔下,說是不對外國遊客開放。反正也不愛這種肅殺氣氛,立刻回頭找阿約提亞最熱鬧的哈奴曼猴神廟(Hanumangarhi)去。
猴神廟建在小丘上,爬樓梯前就得脫鞋,有賣供奉猴神甜食的商家招呼我把鞋放他們店裡,出來習慣性的掏錢問要多少寄鞋費,說免費,這在印度還真少見。估計外國觀光客出現太零星無獲利基礎,所以才能得到和一般印度信徒相同的對待。
爬上76階樓梯進入寺廟,廟不大,阿瓦德(Awadh)王國時期改建過。主殿中石像掛滿花看不出形象,但應該很古老了,信徒們爭相奉獻甜食並順時針繞著廟行走,宗教氣氛滿溢。
從猴神廟屋頂陽台可以眺望阿約提亞全鎮。
介紹阿約提亞不得不提「羅摩衍那」。這部著名的印度史詩原始詩篇約在西元前4世紀已經成形,後世詩人陸續添加內容,傳到西元2世紀已經超過2萬對詩句,約為我們現今所知的規模。
故事主角毘濕奴神化身的羅摩王子擁有高尚品德,因厭惡宮廷鬥爭放棄王位,帶領弟弟拉希摩那和妻子西妲一同住到森林中。有一天楞迦城的魔王拉瓦那路過森林為西妲美貌傾倒,想將她佔為己有,便利用一隻金鹿引開羅摩王子兄弟,再化身成老人騙西妲離開法術保護,成功將她擄回楞迦城。
羅摩王子兄弟打獵回來不見西妲,兩人四處尋覓,最後靠著猴王哈奴曼的幫助,找到魔王居住的海島(今日的斯里蘭卡),哈奴曼率領猴兵猴將,投擲石塊填海讓羅摩王子兄弟順利通過海怪興風作浪的海峽,與魔王展開大戰,終於獲勝救回妻子。
西妲被擄多年,羅摩王子不禁對她的貞節起疑。為證明清白西妲主動投身烈火之中並毫髮無傷走出來,羅摩王子這才釋懷,從此與妻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還被人民迎回阿踰陀王國繼位,成為賢明的君主。
阿約提亞現在大大小小寺廟充斥街頭巷尾,許多都與毘濕奴神、羅摩王子、猴神相關。若撇開信仰不說,這些寺廟建築本身並不是太吸引人。
既是印度教的聖城,又有猴神哈奴曼的功績庇蔭,鎮裡猴子真是活得囂張又自在,才剛買包薯片當午餐,一到手就被猴子從身後埋伏搶走,只好提高警覺再買一包。除了潑猴,當然牛隻也是無處不在。
沒到阿約提亞其實很難想像這座聖城的樣貌,阿瓦德王國的雙魚圖騰下就有印度教的象頭神,隔沒幾步路又見到西洋風的柱頭和雕塑,各種混搭和時光刻痕顯得有些魔幻現實,分不清是昨日還是明日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