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賈斯坦曾經小國林立,共可以區分36族裔和21(也有說23)公國。在這麼多王國中,米瓦爾王國(Mewar Kingdom)是歷史最悠久、也最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獨立的一個。歷史上面對德里回教政權及蒙兀兒王朝等強權威脅進逼,始終上下一心堅決對抗,直至戰敗都寧死不屈。曾作為米瓦爾王國的首都的契投爾加爾(Chittorgarh)城堡廢墟面積龐大,荒蕪之中因其三度淪陷的悲壯歷史更平添蒼涼之美。
瓦爾王國是世界上歷史持續最久的王朝之一,從西元566年第一位君主就位開始,傳承至今已超過1400年時光。米瓦爾王國早期只是一個小部族,歷史記載並不詳細。西元8世紀巴帕拉瓦統治時期,來自西北方的敵人入侵,各部族節節敗退,最後全退守到巴帕拉瓦舅舅統治的契投爾城堡(契投爾加爾簡稱契投爾“Chittor”),當大家信心盡失打算投降時,只有巴帕拉瓦力排眾議說服各部族聯合抗敵,並最終取得勝利。巴帕拉瓦的舅舅於是決定遜位,推舉巴帕拉瓦擔任眾部族的領袖,並以契投爾城堡為首都,自此米瓦爾王國才成為一個較具規模的國家。
契投爾城堡建在高度落差約 150公尺的山丘上,頂端平坦的台地長約 5公里,寬約 800公尺,厚實的城牆長達13公里,必須經過 7道城門才能進入城堡中,擁有視野遼闊、易守難攻的軍事優勢,遠望像座旱地裡壟起的孤島。城堡內部曾經分布宮殿、神廟、村落、水庫、田地等等,和現今荒涼景象大不相同。
從巴帕拉瓦成為眾部族領袖開始,將近 800年時光契投爾城堡一直是米瓦爾王國的首都所在。看似牢不可破的堅實城堡在歷史上卻曾經三度淪陷:
第一次淪陷:西元14世紀初,位於德里的回教政權勢力鼎盛,當時蘇丹阿勞丁曾經前來契投爾城堡與米瓦爾王國大君拉坦碰面,原本計畫議定同盟合約。沒想到議約時阿勞丁意外從鏡中瞄見到在水宮中帕米妮皇后的倒影,色心大起,立刻要求簽約條件得附帶將帕米妮皇后送給他,拉坦大君當下拒絕這個無理要求,雙方不歡而散。憤恨不平的阿勞丁回到德里後整頓大軍,在西元1303年時進攻契投爾城堡。經過 6個月圍城,拉坦大君自知已無法抵抗,便將繼位的皇子偷偷送出城,留住皇室血脈,自已則帶領戰士奮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帕米妮皇后也在城堡中點燃起巨大的喪葬火堆,帶領所有皇室及貴族婦女盛裝打扮後,連同兒童一起投入熊熊烈火,寧死也不願受辱。
第二次淪陷:西元16世紀,擁有28位妻子的山加大君去世後,米瓦爾宮廷展開權力鬥爭,皇后卡那瓦提在外力幫助下,扶植自己的小孩維卡拉取代原本繼位的皇子。不過維卡拉大君並不具備領導才能,很快引起鄰國覬覦並發動攻擊。卡那瓦提原是蒙兀兒王朝收養的公主,危急時刻向兄長胡馬雍求救,但胡馬雍還是來得太慢。當卡那瓦提皇后知道無法守住契投爾城堡時,同樣將維卡拉大君送出城藏匿,在戰士們奮戰之時,自己帶領13000名皇室及貴族婦女和兒童,跳入火堆自殺。當胡馬雍協助米瓦爾王國擊退敵人後,維卡拉被找回來繼續擔任大君,不過他並沒有從這次事件得到教訓,昏庸依舊,最後被米瓦爾貴族們合力撤換,改立新君。
第三次淪陷:蒙兀兒王朝在阿卡巴大帝統治時期,國勢達到顛峰,此時拉賈斯坦地區的公國皆已臣服於蒙兀兒王朝,並紛紛將公主們獻入阿卡巴大帝的後宮好利用聯姻關係來維繫地位,只剩米瓦爾王國傲然拒絕臣服。西元1567年,阿卡巴大帝派出大軍進攻契投爾城堡,米瓦爾王國的王公貴族們自知不敵,早就勸烏代二世大君帶著普拉塔普王子先行離開。經過四個月圍城蒙兀兒王朝軍隊破城而入時,再一次所有米瓦爾貴族婦女與小孩又跳入火堆與戰士們共存亡。阿卡巴大帝進城後發現不見烏代二世大君蹤影,所有貴重財物也早被轉移到他處,大怒下令屠城並毀壞建築,契投爾城堡從此淪為廢墟,結束 800多年的首都地位。
經過戰火蹂躪及歲月洗禮的肯巴大君皇宮已顯得殘破凋零,但從繫馬的長廊、亭閣、彩磚和雕飾,隱約還能看出從前的風光。
為解決水源問題,契投爾城堡建有許多水庫和蓄水池,包括一處拉坦大君為帕米妮皇后所興建的水宮。
水宮附近也有零星宮殿廢墟。契投爾城堡面積太大,並不適合步行參觀,自己兩次都是包車前來。
契投爾城堡最著名的地標建築勝利之塔(Tower of Victory)高34公尺,共九層,由肯巴大君建於西元1440年,用來紀念他擊敗回教敵國的功蹟。由於塔身上有許多神祇雕刻,也有學者認為這其實是一座宗教性建築。勝利之塔周圍有神廟和雄偉的大門,曾是一組頗具規模的建築群。
很多年前來時勝利之塔還能登塔,但現在遊客數大增,為保護古蹟當然只能選擇封閉。每回遇到這種狀況,都覺得玩樂要趁早。
名譽之塔(Tower of Fame)是契投爾城堡內另一座石塔,建於1301年,高度只有24公尺。這是信徒奉獻給耆那教聖哲的建築,因此雕刻以耆那教神祇和大雄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