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八寨星羅棋布於十平方公里區域,為明初大軍南征駐紮的屯堡群,分別為本寨、雲山屯、雷屯、小山寨、章莊、竹林寨、吳屯和洞口寨,各寨各有耕地,既能獨立防禦,又能彼此支援,形成完整軍防體系。如今八寨仍有本寨和雲山屯保存完整,已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貴陽到達安順已近中午,旅館入住後找去西客站想搭巴士到雲山屯,結果車站已經拆遷,問現在要到那裡坐車沒人清楚,看手錶已經一點多,怕時間不夠用,乾脆直接攔輛計程車問多少錢能送去。雲山屯位在安順以南十七、八公里處,總不會連距離資訊都不正確吧。
搭上車,和司機閒聊,問雲山屯現在門票多少錢?回答說不用門票。怎麼又和網路資訊不一樣?怕他去錯地方,再三確認我是要去雲山屯。司機說他知道,車可以直接開進村裡,他送人進去過。於是我糊里糊塗抵達下車,才知道我到的地方是雲峰八寨的本寨,不是雲山屯,但好像已經和雲山屯串成一個景區,只是觀光客的主入口設在雲山屯那頭。司機單純好意,覺得何必浪費那麼多錢買票,對他們來說,屯堡看起來都大同小異。我呢就既來之則安之,慢條斯理逛起本寨來。
本寨依山傍水,景色優美,遠遠就望見寨裡的碉樓。據說從前曾有九座,現仍存七座,是碉樓最多的一處屯堡。
寨門、寨牆依舊堅實,一進門就見地上一對如意結,反應屯堡人數百年來期盼美好生活的簡單心願。從曲折巷道進入石頭的世界,石牆、石窗、石瓦、石徑,乍看多麼像昨天所寫的布依族村寨,但實質卻大不相同,屯堡因居民為漢人,民居都是三合院、四合院形式,中軸對稱、主次分明,並非少數民族人居其上、牲畜在下的干欄式建築。而屯堡人以石頭為主要材料修築村寨,除了因為當地石材開採容易,據說也為防範軍事“火攻”於未然。
漢人屯堡的房屋裝飾也比少數民族繁複些。垂花門、石雕、木雕都相對講究,雖然仍比不上中原大宅門的豪奢。
據說本寨原是將軍居住的地方,大戶人家比較多,房屋除碉樓、暗門、槍眼等軍事特色,也帶有江淮建築風格。下面簡單帶過幾棟本寨大院:
歐式大院:清末鄉紳楊貫舟因少時曾隨父親到兩廣、上海經商,因此蓋出中西合璧的西洋門樓,院內二樓為迴廊。
宏坤別墅:始建於明朝,民國年間子孫楊宏、楊坤重新整建,因此稱為宏坤別墅,天井地面的太極石雕和院內木雕都比較精美。
楊家老宅:由鄉紳楊應信建於晚清,住所也兼做紡織生意,現只見滿院的雞。
雙獅四合院:無疑擁有本寨最精美的大門,天井堂堂正正。
屯堡居民有各種姓氏,本寨裡還見有金家、王家、項家、梅家的大院,上面照片只是剛好都挑到楊家房子。最後再看零星幾個地方。
本寨有座小學,學校也有個傳統門面。
寨邊青龍山腳下是明末清初興建的青龍寺。
看到寨裡一戶人家在賣油紙傘,便想到美濃的客家人。貴州人口以少數民族為主,但明初屯兵移居至此的漢人,反而才算少數民族,從此異鄉當故鄉,也算一種客家人。
想走去雲山屯,路上會先經過已成為廢墟的洞口寨。
望見雲鷲山和山上的寺廟,明知雲山屯就在山間峽谷中,看時間已經四點半,決定放棄。鄉下地方有時五點多就沒車了,可不想被困。所以最終沒去成雲山屯,旅遊的一點小意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