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已經被中國遊客攻占,據說一齣2012年底上映的賣座電影“人再冏途之泰冏”起了推波助瀾效果。走在清邁城裡,到處都能聽見普通話,店家招牌和餐廳菜單中英文並陳,也有大陸人經營的民宿和旅行社。蘭納王國的古都清邁現在居然不時飄出China Town的味道(雖然古城外東北區真的有個傳統的China Town),和從前旅行留下的印象頗為不同。
不過即便團客再擾人,也只證明清邁確實觀光資源豐富,景點多,吃喝、住宿、購物、休閒、交通都方便,在泰北旅遊不大可能略過清邁。今天先從清邁城牆內兩座最重要寺廟說起。
大塔寺(Wat Chedi Luang):
大塔寺也有柴迪隆寺、隆塔寺、隆聖骨寺等譯名,佛塔由提羅卡加國王建成於1441年,原高90公尺。從清萊遭雷擊佛塔中現身的玉佛,也就是現在曼谷皇宮玉佛寺那尊全泰最神聖的佛像,蘭納王國時期曾在塔東佛龕內供奉多年。1545年清邁大地震後大塔寺嚴重毀損,蘭納王國的國勢也隨之沒落,最後亡於緬甸。如今我們見到的大佛塔只剩60公尺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下,一些裝飾的大象、納迦神蛇已經修復完成,並有部分維持原貌可供比較。
大塔寺白天團客挺多,吵雜難免,甚至有些不莊重的行為,看著挺討厭。若有時間,建議晚上可以再過來一趟,繞行佛塔氣氛會和白天很不一樣。
塔前大殿中有立佛,據說鑄造於14世紀末,已有600多年歷史。
大塔寺占地遼闊,境內還有包括城市柱祠在內的大小佛塔、佛殿,就不一一介紹了。
帕辛寺(Wat Phra Singh):
蘭納王國篤信佛教,歷任國王興建寺廟不遺餘力,即便王國滅亡,民間仍持續維修寺廟,所以現在清邁地區留存下來的古蹟十之八九都是廟。
蘭納寺廟布局相當類似,通常包含佛殿(僧院)、佛塔、鐘樓、藏經閣、僧侶住所等建築。佛殿是信徒參拜及僧侶念經、講道的地方,裝飾特別華麗,從屋頂、山形牆到樑柱、窗戶,都可以看到精緻的雕刻及灰泥塑像,大門、窗扉上有紅、黑、金色描繪的守護神,屋內牆壁布滿生動的佛經故事,還有大大小小各種材質的佛像。興建於1345年的帕辛寺(也有譯為帕邢寺、菩辛寺、獅子佛寺)集蘭納藝術精華於一身,應是清邁城內認識蘭納藝術最好的一座寺廟。
帕辛寺藏經閣的磚造基座特別高,目的是防潮。基座上的女神像灰泥雕塑姿態極為生動。
泰北盛產柚木,佛殿建築大量使用木材,因此可以打造出弧度優美的多層屋頂。泰國近年流行以蠟像取代傳統工藝,走進古寺乍見一些高僧像冷不防會被嚇到。
傍晚可以在最大的佛殿中聽小和尚唸經。
萊坎僧院(Wihan Lai Kham)小而精緻,裡面供奉1367年由清萊請來的青銅佛像“獅子佛”,四壁繪滿壁畫,到帕辛寺千萬別不小心錯過。
端坐蓮座上施觸地印的獅子佛體態飽滿、神情恬靜,被視為蘭納佛教造像藝術的代表作(現僧院所見為複製品)。這尊獅子佛和玉佛一樣,清萊之前的歷史不明,存在各種傳說,究竟何時鑄造?來自錫蘭、印度還是泰國本土? 很難有定論。
萊坎僧院的壁畫繪於19世紀末,內容主要是本生經故事,同時反映出當時生活場景。仔細看有戰爭、出巡、宴飲場面,有抽菸、遊戲、釣魚、摘花、採果、買賣等庶民活動,還有宮廷建築華麗的裝潢和花園布置等。蘭納男子當時身上有刺青,女子可以袒露胸部,服飾和髮型也相當寫實。這麼多細節卻沒見其他人像我一樣仔細欣賞,蠻奇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