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a u6.JPG  

近鐵西ノ京駅下車便是藥師寺,唐招提寺相距約半公里,又兩座奈良世界文化遺產寺廟。

藥師寺為天武天皇為祈求皇后病癒而發願興建的寺廟,始建於西元680年,但698年落成時,天武天皇都已過世。藥師寺初址位在飛鳥藤原京(現在的奈良橿原市城殿町),710年遷都平城時寺廟跟著搬遷到現址。

藥師寺裡有金堂(正殿)、講堂、食堂、東、西塔等配置,寺廟歷代數度大火,目前列為國寶建築的只剩下建於奈良時期的東塔和鎌倉時期的東院堂兩棟。寺廟整體看起來很新,且不斷在重建、整修中。打從雨中進去一回,之後就都只是路過。算是奈良讓我第一印象相對無感的一座寺院。

Nara u2.JPG

Nara u3.JPG

Nara u5.JPG

Nara u7.JPG   

閣樓狀的金堂重建於1976年,裡面供奉的薬師三尊銅像(薬師如來和脇侍的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為奈良時期的國寶文物。

Nara u1.JPG

Nara u8.JPG

Nara u9.JPG   

東院堂是座典雅的佛堂,也是藥師寺唯一感覺像古蹟的建築,堂內觀音和四天王造像優美。(金堂和東院堂內部都不能拍照,佛像都是從室外拉鏡頭拍的,不是很清晰。)

Nara u10.JPG

Nara u11.JPG   

想看唐朝寺廟的模樣嗎?大陸僅存的兩三座殿都算小廟(山西的南禪寺和佛光寺,從前介紹過。),格局完整的唐朝寺廟還得去日本看,想想會讓人不自在。

唐招提寺由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西元688~763年)創建。鑒真14歲出家,不到30歲已通曉律宗教義,開元21年(733年)自長安回到出生地揚州講律傳戒,成為一代律學大師。天寶元年(742年),日本留學僧懇請鑒真(當時人在揚州大明寺)前往日本傳戒,鑒真慨然答允。那個年代海上交通多風險,之後七年間鑒真五次東渡都無功而返,第五次海難折返後還因眼疾雙目失明,可是老和尚弘法意志堅定,終於在天寶12年(753年)第六度東渡時成功登陸日本九州,隔年二月抵達奈良平城京,隨後在東大寺設壇傳戒。除了僧人,包括當時的天皇和皇室成員都登壇受戒。

天平寶子三年(759年),日本天皇將第7皇子新田部親王舊宅賜予鑒真建造唐招提寺。鑒真和隨行東渡的幾個弟子,都有建寺造像經驗,唐招提寺不論建築布局或佛像都可說是中國盛唐時期寺廟的翻版,目前寺內的金堂、講堂、鼓樓、經藏和寶藏都列名日本國寶建築。

寺院大門:南大門為1960年重建,入門庭院原有中門和迴廊,已無存。

Nara v1.JPG

Nara v2.JPG   

奈良時期的金堂(大殿):正面7間、側面4間,裡面供奉盧舍那佛坐像和千手觀音、藥師如來立像,此外還有較小型的梵天、帝釋天和四天王雕像,全都精美生動,可惜佛像不允許拍照。

Nara v3.JPG

Nara v4.JPG   

奈良時期的講堂:面寬9間,原是平城皇宮中的東朝集殿,由皇家施捨移築寺內,為平城京的唯一遺構,裡面有一尊鐮倉時期的彌勒如來佛坐像。

Nara v5.JPG

Nara v6.JPG   

鐮倉時期的鼓樓:雖為鼓樓,但也是安置佛舍利的舍利殿。

Nara v7.JPG

Nara v8.JPG   

鐮倉時期的禮堂:長達19間,由僧房改建而來。

Nara v10.JPG

Nara v11.JPG   

奈良時期的經藏和寶藏(經書和寶物倉庫):

Nara v12.JPG   

鑒真和尚御廟:西元763鑒真過世後便埋葬在唐招提寺內。御廟境內杉木高聳,青苔遍地,墓塚有水塘環繞,塚上也長滿喬木,最上方有一小石塔。四下無人時,安靜到落葉有聲。

我想鑒真在眼盲的65歲高齡仍堅持信念東渡,大概預知將客死異鄉。但家鄉和異鄉都只是世俗人的感受,高僧應該沒這執著。我參觀揚州大明寺並沒什麼感觸,但第一次進鑒真和尚御廟倒是起一陣雞皮疙瘩,就像在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無畏山寺繞行大佛塔想起東晉法顯的心情一樣,無關宗教,只是敬佩這些人的精神與毅力。

Nara v13.JPG

Nara v14.JPG

Nara v15.JPG

Nara v16.JPG   

鐘樓、戒壇和寺院庭園景觀:

Nara v9.JPG

Nara v17.JPG

Nara v18.JPG

Nara v19.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