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宗教類古蹟數量真多,若非長住北京,想看大概也只能走馬觀花。前面寫的天壇、孔廟、雍和宮都是宗教建築,北海公園、頤和園裡也都建有寺廟。這篇再挑幾處有名的簡單介紹。
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皇室家廟,位在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公園內。太廟面寬11間、進深4間,建築規模僅次於故宮太和殿,裡面供奉清朝歷代帝、后牌位。
社稷壇:位在天安門西側和勞動人民文化宮公園相對位置的是中山公園,裡面保有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建造的社稷壇,上面鋪著東青、西白、南紅、北黑、中黃的五色土。社神主管土地、稷神主管五穀,所以社稷壇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五穀神的地方。
地壇: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30年),和天壇一南、一北隔著皇城相對。古人觀念天仍大於地,因此和天壇相比,地壇少了雄偉建築,顯得有點無聊。太廟、社稷壇、地壇這三處“公園”都只收一點便宜的門票錢,有空看看其實也還不錯。
智化寺:北京許多寺廟被冠上博物館稱號,像智化寺因為保存傳統的佛教音樂,便稱之為“北京文博交流館”,這個名字好像放在那座廟都成,亂沒意思的。智化寺本身是座好廟,擁有完好的明代塑像和一大型的木製轉輪藏(能推動旋轉的藏經櫃)。
五塔寺:現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寺內最精彩的當然仍是明成化年間建造的金剛寶座塔。
大鐘寺:原是清雍正十一年建造的覺生寺,乾隆年間將一口明永樂年間鑄造、重達46.5噸的大銅鐘轉移到這裡,才改名大鐘寺。現寺廟作為“古鐘博物館”使用,收藏不少古代的銅鐘。
東嶽廟:始建於元延祐六年(1319年),是座中路七進的大型道觀,現建築大多為清代重修,主祀東嶽大帝。東嶽廟的碑刻、塑像、彩繪皆有可觀之處,它被冠上的名稱是“北京民俗博物館”。
白雲觀: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創建的全真派道觀,現建築為明、清時期重修,規模更大於東嶽廟,是北京最大的道教建築。
白塔寺:妙應寺白塔建於元至元八年(1272年),塔高51米,由尼泊爾工匠阿尼哥設計、監造,歷時八年才完成。這座藏式佛塔太搶眼,因此大家習慣叫這座廟“白塔寺”。
天寧寺塔:天寧寺原是北魏時期寺廟,現存仿木結構的十三層實心磚塔高57.8米,建於遼天慶九年(1119年)。從前不得其門而入,現不知有沒有開放參觀。
碧雲寺:香山是北京近郊賞秋葉最有名的地方,若平常來就看看始建於元朝的碧雲寺。寺廟依山勢一進高過一進,最後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金剛寶座塔,雕刻精美,視野遼闊。
潭柘寺:潭柘寺始建於晉代,約1700年歷史,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寺廟,因此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俗諺。現存建築大多是清代重建,規模相當大,但由於偏遠,顯得相當幽靜。
北京城裡還有法門寺、廣濟寺等有名的寺院,有些去過卻找不出照片。此外還有清真寺和多所教堂也列為古蹟,中國的教堂比不上西方,就不多說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