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ska 4.jpg    

美國留學最後一個暑假,一個人在世界各地旅行,只有開學前北上阿拉斯加時參加了旅行團。沒辦法一個人行走阿拉斯加的原因很簡單:1) 極地旅遊季節濃縮在夏季,成群湧入的遊客使住房緊張,自助旅行者訂房比較不方便;2) 地廣人稀,適合開車旅行,一個人租車的經濟成本太高,開車也太累。

我在學校學生中心報名一種半自助旅行團,年齡限制在30歲以下,必須具備英文能力,自行在指定好的日子前往安哥拉治的一間旅館報到、集合。團員不多,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奧地利、以色列等地。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當導遊兼司機,各開一輛吉普車就出發了。

行程很自由,除了搭郵輪看冰河、賞鯨豚、登山健行,還安排打壘球、釣鮭  魚、烤肉。有些時候不參加活動也可以選擇在小鎮裡發呆,或自費加入其它附加行程,一般都要再乘船或搭飛機,像某個與世隔絕的小島漁村、有棕熊群的保護區、或進北極圈內看苔原和冰湖。

有位加拿大女生選擇去看熊,回來興奮的告訴大家,真的有那麼一大群,他們按導遊指示屏息躲在大石頭後面遠遠觀看,身旁的人拿出一支比一支大筒的長鏡頭拍攝,她卻只有一台迷你傻瓜像機小小的Zoom,覺得不好意思、又有些自憐。一面說著,一面還拿出她的像機Zoom in, Zoom out的示範給大家看。

我想從空中看苔原,預定了進北極圈的行程,結果觀光小飛機沒座了。只有郵局的飛機要送信到極圈內的村子,可以加載兩三位遊客,最後目的地倒是和觀光飛機一樣。我跟著郵差,沒想到送郵件得停好幾個村莊,隨著一架破舊的小螺旋槳飛機在碎石跑道上起起落落,真的令人害怕,還好有阿拉斯加無可挑剔的自然風光壓驚。美國人當初買進這片土地真是占了大便宜。

我們當然也見到了極光。淩晨時分,光點從星空中現身,從細線,慢慢渲染開成蜿蜒的大河及飛瀑,照亮半個夜空後才逐漸隱去。像是每晚一場完美的告別煙火。

Alaska 2.jpg    

Alaska 3.jpg    

Alaska 7.jpg    

Alaska 12.jpg     

阿拉斯加的旅程無疑是一段很好的記憶。幾個月後,看到一本那年出版的暢銷書“Into the Wild”,內容與阿拉斯加有關,就買來消磨時間。

真人實事:一個年齡和我相仿、家境優渥的年輕人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一個極端的新生模式。他將自己銀行所有儲蓄捐給慈善機構,燒掉身分相關證件,改名換姓,避開家人朋友,在北美大陸流浪、打工,目標是深入阿拉斯加曠野中,體驗自然的原始生活,但最後卻意外死在自然的懷抱裡。

 Christopher並不是消極反社會的弱勢邊緣人,反而具有強烈理想性和執行力,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因此在他的漂泊生活中,對生命熱情依舊,自我要求甚高,也總能從萍水相逢的人們那裡得到真心的友誼。

反骨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點,但有幾個人有勇氣像他這樣去實踐人生?

作者Jon Krakauer本身有登山經驗,曾任“Outside”雜誌特約記者,當Christopher的屍體被發現,他應邀為雜誌寫下一篇追蹤報導,獲得廣大迴響。有人正面肯定Christopher的勇氣與理想性,也有人反面批評他的愚蠢和不負責。

文章發表後作者對這個事件仍無法忘懷,持續追蹤Christopher的旅程路線,訪問他的親友和旅行中接觸過的人們,並取得他留下的信件、日記,試圖還原一個更完整、真實的故事。書籍在兩年後,1996年出版。  

Alaska 1.jpg      

Alaska 8.jpg     

Alaska 6.jpg    

Alaska 10.jpg    

十年後這個故事被Sean Penn拍成電影,我看完頗為失望。除非想欣賞影像化自然風光,我建議還是找原著來讀,這樣才有可能接近Christopher的思想層面。電影唯一讓我震撼的地方,是最後特寫Christopher真實人生中在阿拉斯加留下的自拍照,從注明的生猝年中發現我們生日相同,只差一歲。

我想起,多年以前我也曾經因為學業、工作需要,一個人在山野中進行植被調查及標本採集。在沒有路徑的中高海拔森林中踩著厚厚的腐葉,呼吸帶著複雜有機質氣味的空氣,寧靜中又能仔細分辨出各種自然界和諧的聲音。一個人,大部分時間卻不會害怕,除了偶而踏空了或竄出一條蛇時會有一點驚嚇。我已經有多久沒有和原始的自然相處了?

Alaska 5.jpg    

Alaska 11.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