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南京先逛一下上回來不及逛的頤和路公館區。
頤和路公館區是中華民國定都南京時政府高級官員的住宅區,包括一些外國使館,大多建於20世紀三十年代,主要為花園洋房形式,近年統計保存較為完好的建築有285座,統稱為頤和路公館區,除了頤和路,也包括周邊的寧海路、牯嶺路、莫干路、江蘇路、北京西路等。現道路兩旁行道樹法國梧桐和楓楊都已經成參天大樹,加上低密度花園洋房本身庭園綠化,形成舒適的綠色街區,很適合散步,只是大部分房屋仍有人居住,隱藏在圍牆內,不易看出全貌。
其實就算探頭探腦看房屋,也就是尋常舊時洋房,繁華早已落盡。像下面這棟曾是埃及使館,現在高舉相機拍下的牆內景象就是一般民居後院。
近年第11片區和第12片區已整修完成。第11片區規模比較小,大概只有6幢花園洋房,其中一棟作為將軍館,也有商業進駐,一旁住有人家曬著衣服、棉被,平添生活氣息。
相較於第11片區,第12片區規模就大多了,總面積佔整個公館區近十分之一,總共修復26幢歷史建築,現轉為旅館和博物館使用。但即使不入住旅館、不參觀博物館,白天時間還是能溜達進來欣賞洋房多變的樣貌。
雖說每棟洋房都有解說牌告知民國時期曾有哪位官員或名人住過,但我一個都不認識。終於看到一棟名字似乎聽過的“薛岳”故居,結果這位薛岳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抗日英雄的薛岳,不是台灣人認識唱「如果還有明天」的歌星薛岳,最終還是不認識。
少數還沒整修的洋房陽光下也有點鬼氣森森。
逛完頤和路公館區還有時間又到玄武湖轉轉,這回改走南邊九華山到雞鳴寺這段,有頗為完整的明城牆,還第一次路過的武廟閘,朱元璋為控制玄武湖流入護城河和城內河道水量建造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有作用。武廟閘的方型深井平台上可以看到兩對絞關石,從前是用來懸吊銅閘用,不過現在銅閘已不在,另以其他閘門控制水流,明代的管道也已經換現代水泥涵管。
走著走著又到夕陽時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