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澄清湖門票100塊錢沒意見,園區那麼大,環境也乾淨,收費再高些都覺得OK,但對於高雄市民憑身分證免費就很有意見!難怪看起來入園的人、車八九成是當地人,外地遊客成願者上鈎,有種冤大頭的感覺。
千萬別說是因為高雄市民有繳稅所以免費,難道外地遊客來高雄吃、住、消費免稅?高雄市民也不去外縣市旅遊?連杭州西湖早些年都懂得取消圍牆和門票對城市景觀和經濟效益都有更大提升,台灣一些城市卻退化搞起門票差別待遇,根本只為討好市民騙選票,對觀光發展其實負面。如果各縣各市都這麼執行,感覺倒像是鼓勵民眾都留在居住地別國旅了。
發展觀光對外國遊客都不該有地域性的歧視性收費了,更何況是同國只是不同城市的同胞。地方稅收真要回饋地方人民方式多得很,台灣這麼小,平等很重要,在不友善的制度改變前,高雄澄清湖就留著給免票的高雄市民自己玩吧!自己不會再來,也不推薦外地遊客前來。
澄清湖是高雄市第一大湖,古時沒特別取什麼名字,隨口就叫“大埤”。澄清湖由蔣中正命名,很奇怪南部這麼反威權時代,怎麼還沒幫它改名。
湖景不過不失,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美景,也不難看。不過周圍已經出現不少高層住宅,多少影響視覺景觀。今年中南部缺水,也能看出一點乾旱的痕跡。
一入園看到利用山坡營造狀似層層高台上的兩棟中國式建築就帶有威權時代感,現在一棟還是危樓封閉,另一棟修復後當遊客中心。相距不遠處的澂清樓是從前蔣公下塌澄清湖的行館,外觀倒頗平實。這趟來因為是想賞鳥,就都只路過,不進建築參觀。
澄清湖也有幾處租給民間經營又要另行收費的場所,比如從前地下作戰指揮中心的隧道據說全長200公尺,具備核子防護功能,現為「海洋奇珍園」。像這樣景區之內又另設多重收費景點也是很落後的經營方式。
澄清湖在1987年和日本秋田縣田澤湖締結為姐妹湖,所以可以看到日方贈送的“辰子飛翔之像”。辰子是傳說中田澤湖畔一位美麗的姑娘,後來化成為龍守護田澤湖。
澄清湖五色鳥相當多,到處可聽見它單調的「嘓、嘓嘓嘓…」叫聲,從前不知曉的時候還以為出自鴿科鳥類。這一路沒特別去找,五色鳥就三度落入眼前。
會想來澄清湖賞鳥是因為上回在蚵子寮巧遇一隻黃鸝,和當地援中港溼地公園的志工聊天時跟我說在澄清湖挺常見,便起了好奇心。不過或許我來的時間不對,鳥況不算好,除了五色鳥,其他拍到的鳥都相當普通,種類、數量也不多,以下依序是小白鷺、紅冠水雞、黑冠麻鷺、白腰鵲鴝、紅嘴黑鵯、白鶺鴒、樹鵲、紅鳩、大卷尾。
既然鳥況不好,看到蜻蜓已經出沒,也拍拍蜻蜓,下面是善變蜻蜓、侏儒蜻蜓、紫紅蜻蜓、杜松蜻蜓、高翔蜻蜓。
猩紅蜻蜓的雄與雌都拍到。
粗鈎春蜓和細鈎春蜓最明顯的差別是看尾部扇狀突起有沒有黃斑,同時出現比對就很清楚。
只是一小段水岸當靜下心觀察,生物還真不少,除了上面八種蜻蜓,又看到許多剛從蝌蚪變身的小蟾蜍蹦蹦跳跳,還有拍起照來看似橫行的石龍子其實相當怕人。
環湖各種花花草草也不少,這裡只放兩種北部少見的瞧瞧,一是豆科的花旗木,一是梧桐科的掌葉蘋婆。原來掌葉蘋婆也能落花滿地,倒是第一次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