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shan a1.JPG

說到金山印象一般都只是老街與溫泉,金山也有港,坐落在獅頭山左右兩側,分別是磺港和水尾漁港。

金包里街就是俗稱的金山老街,約形成於清雍正時期末,主要是福建漳州移民聚居而成的街市。老街口的媽祖廟慈護宮始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有別於常見的“粉面”和“烏面”媽祖,這裡的主神像為“金面”。慈護宮因多次增修擴建,現所見已不是清代模樣,但一些石雕、木雕還是挺精緻。

Jinshan a2.JPG

Jinshan a3.JPG

Jinshan a4.JPG

Jinshan a5.JPG

 

清同治六年(1867)金山地區曾遭地震嚴重毀損,慈護宮現存較古老的石雕為正殿一對八角龍柱,看紀年為同治癸酉(1873),大概是災後重建的成果。

Jinshan a6.JPG

Jinshan a7.JPG

 

金山老街從前閩式前鋪後居的長條街屋基本已消失得差不多,日據時代洋樓立面也只剩幾座,遺留下來的是“亭仔腳”格局和各種傳統食品、小吃,番薯和芋頭產品很出名,吃的不必特別介紹,民以食為天,網路資訊一堆。

Jinshan b1.JPG

Jinshan b2.JPG

Jinshan b3.JPG

 

老街中心有座廣安宮,供奉漳州人祭拜的開漳聖王,據說歷史始於乾隆年間,不過老廟重建早已失去古意。廟口的鴨肉攤大概是老街生意最好的店家。

Jinshan b4.JPG

Jinshan b5.JPG

Jinshan b6.JPG

 

有回泡完溫泉想到老街找東西吃,還不到七點店家已經都收攤了,第一次看到寧靜的金山老街,才知道這裡晚上不營業。

Jinshan b7.JPG

 

獅頭山兩側漁港都有溫泉旅館和免費的公共浴室,若只是想泡泡腳就來磺港漁村這頭,現在整修的挺好,溫泉因含鐵質呈金黃色。

Jinshan c1.JPG

Jinshan c2.JPG

 

磺港漁村是魚路古道的起點,在沒有公路的年代,金山地區先民得挑著漁獲、茶葉等商品辛苦翻越陽明山到台北士林販售,這三十公里路程的古道現在大概少有人會想挑戰全程。古道地上一路有圖案標示,開頭一些房子也新添彩繪可以看看。

Jinshan c3.JPG

Jinshan c4.JPG

Jinshan c5.JPG

Jinshan d1.JPG

Jinshan d2.JPG

Jinshan d3.JPG

Jinshan d4.JPG

 

獅頭山另一側的水尾漁港靠近員潭溪出海口,有行人陸橋可以跨溪到對岸的海灘,可惜沙灘滿是垃圾,現代海洋汙染真是環境大問題。

Jinshan e1.JPG

Jinshan e2.JPG

Jinshan e4.JPG

Jinshan e3.JPG

Jinshan e5.JPG

Jinshan e6.JPG

 

港邊廢棄的日據時期磚石洋樓。

Jinshan e7.JPG

Jinshan e8.JPG

 

靠近水尾漁港的“舊金山總督溫泉”日據時期曾作為總督的溫泉招待所,故得名。頂樓大眾湯可觀賞海景,雖然不是海岸第一線,在台灣已屬難得。

Jinshan e12.JPG

Jinshan e11.JPG

Jinshan e9.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