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昆明(Kunming)總少不了四季如春這個形容,某年在一月過去確實不大冷,不過對這城市的整體印象並不好,交通和大陸大多數省會一樣混亂,塞車、空氣汙染嚴重,還有許多工地的塵土、揚沙。市容現代化的一面又乏善可陳,看不出什麼特色與文化。
到滇池(昆明湖)北端的大觀公園散步,湖水並不清澈,再度失望。若忘掉滇池這名稱,只把這裡當一般城市公園逛逛就還不錯,周末當地民眾在公園裡拉琴、唱曲、下棋,遊客們餵食海鷗,喧嘩中一派休閒風光。
大觀公園裡的大觀樓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以清乾隆年間昆明名士孫髯的長聯聞名,來了一定要讀讀,滇池的歷史、風光就濃縮在文字裡。
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儘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市區裡的翠湖公園海鷗更多,如此內陸哪來這麼多海鷗?後來才知道這些紅嘴鷗是從蘇俄、新疆、外蒙等北方湖泊飛來過冬的侯鳥。
市區殘存的古蹟最有味道的應該是南詔國時期(西元738-902年)始建的東西寺塔。雲南有地震,兩塔曾多次受災重建,但外貌仍保有唐代風格。
圓通寺是昆明市區最大的佛寺,同樣始建於南詔國時期,但現所見大多已是近代重建,也看到東南亞廟宇,說好聽點是文化融合,但整體景觀真的很普通。
近代建築最有名的是雲南陸軍講武堂,1907年開始興建,1909年開學,到1928年為止曾招收學生4000多人,培養出數十位高階將領和革命家。
金殿公園位在市中心東北方約7公里的鳴鳳山。要經過三道山門和櫺星門才抵達太和宮,松林滿山,環境清幽。
太和宮金殿是在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仿武當山金殿所建,所謂金殿其實為銅鑄。明崇禎十年(1637年)金殿被移往賓川雞足山,僅留下石砌基座。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在鳴鳳山原址重築金殿,一直保留至今,雞足山的原件反而不幸毀於文革。
太和宮幾件石雕和別有洞天的一株梅:
金殿公園有中國其他地區的金殿(銅殿)模型可以參觀。想想武當山金頂、五台山顯通寺、泰山岱廟、頤和園寶雲閣連同鳴鳳山太和宮這五處中國留存有銅殿的名勝,竟不知不覺已全部去過。我在大陸工作那些年,玩得也真夠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