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obu 8d   

高野山是位在日本和歌山縣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的山群。西元816年,曾經前往中國習法的空海和尚請求嵯峨天皇賜予高野山作為道場;818年,空海登上高野山,開始著手建立伽藍,成為真言宗開山始祖。

當我介紹金澤時,被日本通的朋友批評為牛嚼牡丹,分明一個好好地方居然用三言兩語就打發掉。但我對日本文化真的沒研究,乾脆拗他幫我寫高野山。批評總要有點建設性,最直接方式就是示範一下,這樣我樂得只要貼貼圖片。結果隔幾天收到一些高野山的翻譯資料,顯然偷懶計畫只成功一半,剩下的還得自力更生。反正過年期間,繼續嚼兩天牡丹也不打緊,只要評語別從牛嚼牡丹變成無可救藥就好。今天先來說說金剛峰寺。

金剛峰寺的名稱相傳是弘法大師空海根據《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這本經書來命名。當我們聽到真言宗「總本山金剛峰寺」時,其實原先指的是整座高野山。

一般日文將寺廟建地範圍稱為「境內」,雖然我們認知的寺廟應由單棟或多棟建築物組成,但高野山卻擁有「一山境內地」之稱,意思是說高野山所有地區都算是金剛峰寺的境內,所以整座高野山就是一個寺。

那麼現在高野山上的「金剛峰寺」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16世紀時豊臣秀吉為他母親所建的寺院「青巖寺」在1868年時改名為「金剛峰寺」,1869年又與相鄰的「興山寺」合併,才成為今日所見的金剛峰寺規模。也就是說,金剛峰寺過去是指整座高野山,明治以後,才又是一座寺院的名稱。真是有點複雜!

金剛峰寺的主殿(也稱本坊)東西寬60公尺、南北長約70公尺,其他建築還有座主居間、奧殿、別殿、書院、藏經閣、鐘樓、真然堂、護摩堂、阿字觀道場、茶室等,分布錯落有致,寺院境內面積廣達48295坪。

Kongobu 2

Kongobu 2b 

Kongobu 3a

Kongobu 4

Kongobu 10   

Kongobu 6a  

進入金剛峯寺的「正門」從1593年重建後佇立至今,是寺裡現存建物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座。寺院的屋頂都是由檜木皮疊成的「檜皮葺」,有些屋頂上方設有稱為「天水桶」的大木桶,該水桶可以積蓄雨水,當發生火災,就用桶中的水濡溼檜皮避免著火。

Kongobu 11b   

Kongobu 9b

Kongobu 12a  

Kongobu 1

Kongobu 2d

Kongobu 2e  

金剛峰寺內除了可以欣賞美麗的狩野派襖繪(紙門上的繪畫,不可以拍照。),還有一座日本最大的石庭「蟠龍庭」,面積達2,340平方公尺,氣勢攝人。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京都寺廟裡那些小小、含蓄些的枯山水。寧靜的寺廟突然感到一絲霸氣總是有點奇怪。

Kongobu 7a

Kongobu 8b

Kongobu 8c

Kongobu 8e

Kongobu 8f   

Kongobu 5a

Kongobu 5b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