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 c1.jpg  

向來都怕吃苦,要我花三、四天參加印加古道健行,即使當年到秘魯還是二字頭年紀也沒那份衝動。一個人跑到庫斯科近郊的皮薩克(Pisac)走一小段山路就夠滿足了。

印加帝國的交通網可分為“王道”和“地方幹線”。王道是從首都庫斯科出發,通向帝國四大地方,國王巡查、軍隊移動、補給品運輸、行政命令傳達等都利用王道。地方幹線則是各地方整備的道路。

印加人在叢山峻嶺間修築的兩萬多公里長的驛道,全都鋪上平坦的石塊,並建有擋土牆及溝渠以維持水土保持。陡峭的地方就修築石階,遇到溪流、懸崖,就利用繩索做成吊橋通行。這些道路不用來行車,只提供人行及駱馬運輸。

主要道路每隔一段距離都建有小屋,裡面住著專門替帝國傳遞訊息的“跑步者”。他們利用接力賽方式將訊息一站傳過一站,印加國王的命令有時在一天時間內,就可以到達250公里外的地區,非常有效率。此外,重要路段會建造碉堡或設制管制哨。印加帝國對人口管制相當嚴格,一般印加民眾不能隨意旅行或搬遷。

Inca c2.jpg

Inca c3.jpg

Inca c4.jpg   

古道上的一個管制隘口。多年前碰到印地安人全都純樸、良善,不知現在是否依舊。許多地方旅遊要趁早。

Inca d1.jpg   

皮薩克位在庫斯科的北方、印加人尊稱為聖谷(Sacred Valley)的烏魯班巴河河谷,除了以梯田景觀著稱,還保存完善的神廟群、岩壁墓穴,以及大約20個防禦用的碉堡。皮薩克集宗教、軍事、生產功能於一體的規畫顯示它曾在印加帝國擁有重要地位,可是印加口述歷史中也未對皮薩克有所著墨,古城身世幾乎和馬丘比丘一般神祕。

在皮薩克可以看到印加最大的岩壁墳場(下圖岩壁上的小洞穴即是印加古墓),不過在考古學家挖掘之前,這些墓穴大多已經被盜。

Inca c5.jpg   

印加人貯藏農產品的倉庫一般是用泥磚為建材,不像石塊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使存在也大多是斷壁殘垣。

Inca c14.jpg

Inca c15.jpg   

從皮薩克可以眺望蜿蜒的聖谷,高地景觀絕美。三千多米的高山上卻長著仙人掌,氣候應該相當乾燥。

Inca c9.jpg

Inca c10.jpg

Inca c13.jpg

Inca d3.jpg   

皮薩克的碉堡建築:

Inca c6.jpg

Inca c7.jpg

Inca c8.jpg   

皮薩克太陽神廟的印地塔瓦那(Inti Watana)已經遭破壞殘缺,代表著印加天上、人世、地下三層世界的石片仍立在神廟外面,鄰近也設置有祭祀浴池。這些祭祀相關的建築元素都和馬丘比丘類似。

Inca c16.jpg

Inca c17.jpg

Inca c18.jpg

Inca c19.jpg

Inca c20.jpg

Inca c21.jpg   

印加人的梯田通常種植玉米、馬鈴薯、花生、豆子等作物。由皮薩克的建築數量來看,梯田數量遠超過居民所需,因此考古學家推測:這裡生產的農作物大多供庫斯科城使用。

Inca c11.jpg

Inca c12.jpg

Inca d5.jpg   

看見小孩背著小小孩看著幾頭羊,其實有點辛酸。人生從來不是公平的。

Inca d2.jpg

Inca d4.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