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 v1.JPG  

吉隆坡的國家博物館開設於1963年,建築外觀結合傳統馬來西亞元素,已經略顯老舊。館外展示一些從前的火車頭、小巴、汽車等交通工具,館內最精彩的收藏則屬於史前文明部分。

KL v3.JPG

 

KL v2.JPG 

 

馬來西亞在更新世晚期已有人類定居,也就是一萬多年之前以漁獵、採集、穴居的舊石器時代。這之後一直到大約4000年前是新石器時代,石器更加精緻、人們開始懂得用火、製陶,也開始出現簡單農業和圈養牲畜。坦白說,世界各地人類的石器時代有相當共通性,看這些採集漁獵的貝類、獸骨和簡易的石器、陶器大概很多人會覺得無聊,我只想4000年不過約200個人類世代,怎麼世界就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KL v4.JPG

 

KL v5.JPG

 

KL v6.JPG

 

KL v11.JPG

 

KL v12.JPG

 

館內展示馬來西亞發現的洞穴原始壁畫是複製品,可以打磨礦石顏料的石器則為實物。

KL v9.JPG

 

KL v10.JPG  

 

用來壓軟、敲打樹皮用以製衣的石器。

KL v8.JPG  

 

大約2000年前青銅器時期的銅鼓、銅鐘,很可能都是外地傳入,而非本地生產。鐵器可以看出一些鐮刀的模樣。青銅器和之後鐵器時期展示的文物比石器時代少很多,歷史蒼白。

KL v14.JPG

 

KL v15.JPG

 

KL v16.JPG  

 

馬來西亞也有過巨石文化。博物館裡有圖騰雕刻的巨石看似原始,卻是15世紀末一處伊斯蘭墓的立石,是否來自更古老的年代並沒有說明。

KL v13.JPG  

 

不同時期的人類骨骸和各種墓葬形式。

KL v17.JPG

 

KL v18.JPG

 

KL v19.JPG  

 

鐵器時期之後博物館的展品大多都是境外傳入。東南亞各國中,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尼爪哇和蘇門答臘都曾經出現過強大的王國,馬來西亞卻相對沉寂,不管是早期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或後期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精緻的文明大多來自境外。馬來西亞本土朝代更迭卻總出不了什麼豐功偉業、文化昌盛的國家,緊接著16世紀便進入殖民時期,讓人感覺馬來西亞的歷史很缺乏記憶點和驕傲點。唯一能說說的或許是近代的獨立史,我不是很感興趣,雖然博物館也有介紹,略過了。

 

馬來西亞出土的佛教文物大多自印度傳來,以下為石盒、銅鑄的佛陀與觀音。

KL w1.JPG

 

KL w2.JPG

 

KL w4.JPG  

 

難得一件有文字的佛教文物(西元400年前後)由一位印度商人在抵達馬來西亞後,為感恩航程平安所立,原物卻被英國人帶去加爾各答。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展示的是複製品。

KL w3.JPG  

 

20世紀出土的印度教銅像,推估為911世紀間文物。

KL w5.JPG  

 

作為中國與印、歐海貿的重要中繼站,馬來西亞也留有一些宋代以降中國各時期的瓷器,包括海底考古所發現。

KL w6.JPG

 

KL w7.JPG

 

KL w8.JPG

 

KL w9.JPG  

 

回教圖紋的瓷盤與銅器大多也是境外製造,包括中國與阿拉伯世界。

KL w10.JPG

 

KL w11.JPG

 

KL w12.JPG  

 

19世紀後期受中國影響的龍舟船首。

KL w13.JPG  

 

最後放幾件馬來西亞當地文物,包括20世紀蘇丹國王室的寶座、珠寶腰帶扣。以及相對有特色的奇形兵器馬來短劍“Keris”。

KL w14.JPG

 

KL w16.JPG

 

KL w15.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攝影‧雜想 的頭像
    Eric‧攝影‧雜想

    confusingstone的部落格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