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除了看考古挖掘的三個俑坑,還有包括銅馬車在內的文物展出值得欣賞。
兩組銅車馬於1980年出土於秦始皇陵封土西側的陪葬坑,原放置在長7米、寬2.3米、高2.2米的木槨中,由於木料腐朽,填土塌陷,銅馬車遭壓垮破碎,清理修復過程長達八年,1988年才開放展出。這兩組銅馬車都是單轅、雙輪、四馬,依實物大小的二分之一比例製造,各由3000多個構件組成,鑄造工藝包括嵌鑄法、包鑄法、焊接法、套接、子母扣等,並全體施以彩繪。
一號銅車馬插著大傘,傘下為立乘御官俑,前駕有四匹銅馬,通長2.25 米,高1.52 米,總重量1061 公斤。此車古稱「立車」或「高車」,是開路、警戒、保駕用的兵車。
二號銅車馬是一輛龜甲狀的蓬蓋車,設有活動窗櫺,馭官俑為坐乘,前駕同樣四匹馬,通長3.17 米,高1.06 米,總重量達1241 公斤。此車古稱「安車」,供王公貴族所乘,在車裡可坐可臥。
由於《後漢書》記載:「天子所御駕六,余皆駕四。」,這兩輛四馬拉動的銅馬車應只是皇家屬車,還不是秦始皇的御駕。
少數兵馬俑出土還留有原本彩繪顏色,可惜現代技術還沒辦法完全解決秦俑色彩剝落及氧化退色的問題。只能看展示燈箱上的照片體會一下。
秦、漢時期的磚瓦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下面是秦陵地區出土的瓦當。
博物館內還有一些借展的戰國時期金銀虎牌和動物銅飾。
秦陵考古發現的秦代的銅權,上頭刻有秦代詔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