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學生時代去過兩次墨西哥,之前已經介紹過擁有3000年歷史的奧梅克文明、2000年前美洲大陸第一個計畫都市的狄奧提瓦康、以及約1500年前以宗教、藝術、天文、曆法深深影響整個中美洲的馬雅文化。今天來看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市,也就是阿茲特克人(Aztec)的特諾奇蒂特蘭城(Tenochtitlan),一座被西班牙人摧毀的城市。
大約1000年前馬雅文明走向衰亡,取而代之的是以好戰著稱的托爾特克(Toltec)文明。托爾特克約只維持200年國勢。12世紀中葉,墨西哥高原又陷入群雄割劇的局面。13世紀,北方游牧民族阿茲特克人遷徙到墨西哥谷地,最終在特斯科科湖的小島上建立首都,也就是水上都市特諾奇蒂特蘭城。15世紀,阿茲特克人戰績、文化到達顛峰,領土包括墨西哥高原的大部分,足以稱之為阿茲特克帝國。
阿茲特克人之所以會定居在墨西哥谷地,傳說是接受部落神祇的指示:遷移到看見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現在的墨西哥國徽)的地方定居。於是部族一直來到特斯科科湖畔才停下腳步,在湖泊西岸的浮島上建造特諾奇蒂特蘭城。
一個浮島上的都市,究竟是怎麼建造完成?話說原來過著遊牧生活的阿茲特克人,定居下來後,為維持穩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轉型為農耕生活。阿茲特克人在湖上開闢名字叫做“奇那巴”的浮田,作法是先在靠近湖岸或沼澤地,用蘆葦、燈芯草編織排筏,浮在水面,上面堆疊泥土,周圍種植樹木。經過一段時間後,植物根系延伸到湖底,浮田便固定住,可以開始耕種。
特斯科科湖是個鹹水湖,阿茲特克人特地建築堤防和水門阻隔鹽水,再使用淡水灌溉作物。城市以3條長堤防跟陸地連接,水路像棋盤線貫穿城市,交通依靠船舶和橋樑連繫。西班牙的征服者於1519年來到特諾奇蒂特蘭城時,城市占地面積達56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0~30萬人。巧妙的供水系統、美麗的水上花園、雄偉的廣場與神殿,這便是西班牙人初到特諾奇蒂特蘭城所見到的景象。
在阿茲特克人的古老傳說中,曾提及未來會有白色皮膚的神祇現身統治世紀。可以想像當阿茲特克人初見到白皮膚的西班牙人時,心情會是何等忐忑!當時國王蒙特蘇馬二世以禮迎接西班牙人進城,這些來意不善的白人卻開始製造事端,挾持國王並屠殺當地貴族和百姓,四處掠奪寶藏和黃金。阿茲特克人反抗也抵不過西班牙人的槍砲,首都很快淪陷,文明走向滅亡。特諾奇蒂特蘭城絕妙的城市規畫遭西班牙人破壞殆盡,改建成殖民城市墨西哥城。此後300年,印地安人的思想、文化、財富、土地,慘遭踐踏與剝奪,特諾奇蒂特蘭城被人們遺忘,直到20世紀後半,阿茲特克人的大廟在墨西哥市中心的索卡羅廣場邊被挖掘出來,人們才又窺探到阿茲特克文明的昔日光輝。
墨西哥城的索卡羅廣場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廣場,僅次於前蘇聯的莫斯科紅場。廣場北面是西班牙人拆除阿茲特克人舊有建築當建材所修建的巴洛克風格天主堂。在阿茲特克時代,這裡是特諾奇蒂特蘭城的中心,王宮和神廟群都位在此處。
廣場東側有墨西哥總統府(國家宮),在二樓迴廊可以欣賞到藝術大師里維拉描繪的墨西哥歷史壁畫,包括想像中特諾奇蒂特蘭城的生活場景。
從前考古學家曾以為阿茲特克人的主神廟“大廟”就埋藏在天主堂的下方,因此無法進行考古挖掘。1978年,廣場附近施工時出土一塊直徑3.5公尺、重量達10噸的月亮女神圓形浮雕石板,考古學家才發現大廟其實是位在索卡羅廣場的東北面,天主堂的旁邊。因此才開始進行大廟的考古工程。
大廟由高大的金字塔臺基和頂上雙神殿組成。考古學家認為這兩座神殿一間奉獻給太陽神(祂是阿茲特克的守護神也是戰神)、一間奉獻給雨神(也是農耕之神)。在大廟的周圍還排列著30多座較小的神廟。
大廟考古發現的許多大型石雕都有宗教上的意義,而且主題幾乎都跟死亡有關。阿茲特克文化有殺人活祭的習俗,從現代觀點看來相當的殘忍。這是因為阿茲特克人認為太陽神必須以人類鮮血來維持能量,為確保太陽可以每天升起,照耀大地萬物,所以得奉獻活人鮮血餵養太陽神。根據考古學家推測,有時一次祭典就要殺上千人做犧牲。
太陽神“維奇洛波奇特利”同時也是阿茲特克人的守護神,這名字的意思是「位在左邊的蜂鳥」,所以太陽神雕刻常以蜂鳥頭飾來表現。阿茲特克人認為一個光榮的戰士,死後會跟隨守護神共住一段時間,然後返回地球化身以花蜜維生的蜂鳥,獲得永生。
從挖掘出來的阿茲特克大廟廢墟可以看出大廟總共有五層,代表在不同時期加建,考古學家估計最終高度約30公尺。大廟頂端平臺有手捧圓盤的雕像,圓盤用來盛放犧牲者的心臟。此外也可以看到羽蛇神雕像及戰士俑等文物。
阿茲特克文明受到中美洲各文明的薰陶及影響,在文字、天文曆法和數學等方面都有高度發展。和馬雅人一樣,阿茲特克人把歷史跟重大事件記載在圖畫文書上。可惜,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把阿茲特克的圖畫文書當成異端邪說全給燒了,僅剩極少數原稿留下。
阿茲特克人所使用的文字體系,跟馬雅所使用的圖畫文字及象形文字並不一樣,他們的圖畫文字介於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中間,表示抽象概念非常困難。例如他們會畫一個像舌頭的圖案,來表示「語言」這個抽象字彙,這算是其中比較容易理解的。
阿茲特克人的數學和天文學主要延續馬雅人的知識發展而來。他們同樣使用20進位法計算,並行使有一年365天的太陽曆及一年260天的祭祀曆。這二種曆法每52年會重疊一次,所以每52年為一個「世紀」。每當在世紀轉換的夜晚,阿茲特克人就會聚集在神殿前,觀察天體是否產生異變,世界是否會毀滅。此外,阿茲特克人對於日食、月食的預知,金星的週期或各星座的位置也都具有豐富的知識。
阿茲特克所留下來的天文相關文物中,最有名的是「第五太陽石」,這是一塊直徑約3.5公尺,重約24噸的岩石,上面雕刻著一個伸出舌頭的太陽(第五太陽),它的周圍則雕刻著阿茲特克人的宇宙觀及曆法的圖畫文字。
在阿茲特克人傳說中,他們生存的世界是第五個太陽世,創世紀以來的前四個時代及相應的四個太陽已經毀滅。第一個太陽世稱為「虎太陽」,當時人類全被美洲虎吃掉。第二到第四個太陽世稱為「風太陽」、「雨太陽」和「水太陽」,三個世界分別被狂風、天空降下的火雨以及洪水毀滅。至於第五個太陽世就是阿茲特克人眼中每日在天空轉動的太陽,他們相信人類的鮮血及生命可以幫助保持太陽運轉的活力,延緩世界末日來臨的時間,因此才在祭祀中大量使用活人獻祭,讓鮮血流滿祭台。阿茲特克人認為第五個太陽世將在一場大地震後毀滅。
以下為第五太陽石的石雕和彩繪圖片:
最後看幾件大英博物館拍阿茲特克文物:
代表羽蛇神的玉器神像。
以玉石、貝殼裝飾的頭骨。
展示阿茲特克宇宙觀的圓盾。看描繪圖會比較清楚:圓圈為人類居住的地表,地表中心的小圓為太陽盤;地表四個角落為天的支柱,有四位手往上舉的神祇。
坐姿砂岩神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