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 1  

許多人從平遙到靜升一日遊,看完王家大院就離開。其實靜升還有其他東西能看看。

孝義坊、孝義祠和文廟位在紅門堡和高家崖的南坡下方。

孝義祠是王家的祠堂,祠堂前的青石牌坊高7米多、寬14米,共雕有十頭石獅。上面的“孝義”兩字是乾隆年間內閣學士翁方綱所題。原本靜升有18座牌坊,文化大革命毀壞殆盡,僅剩孝義坊留存下來。

靜升文廟創建於元代,康熙年間由王家出資重修。沿山坡一進進向上爬,從後門出去就是高家崖的堡門。文廟裡的鯉躍龍門的影壁是最常被介紹的文物。記得以前文廟並不用票,現在和王家大院分開收票感覺倒是可看可不看了。

ls 10 

ls 11   

ls 3 

ls 4 

ls 5 

ls 6  

建於清代的文筆塔位在村南,實心磚造、高達26米。一般文筆塔都帶著風水上的意義,塔周圍有時還要搭配上水、墨、砚。這應該算是科舉制度的副產品吧!求些甚麼昭然若揭。即使科舉制廢除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祭孔都還有人要去搶拔牛毛呢!中國有許多文筆塔,但這麼具象的做得像隻毛筆倒不常見。

ls 2   

后土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存的正殿和獻殿重建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以前去時剛被列入國家級文保單位,還沒整修,有著優美斗拱的方形獻殿殘破不堪,還被用來堆雜物、曬棉被,現在不知如何了。

ls 7 

ls 8    

靜升附近的蘇溪村有個創建於唐朝資壽寺,現在的格局是明正德十六年(西元1521年)大修後的模樣。寺內保存元代壁畫,還有79尊古塑像。這座廟和台灣有扯上一點關係,簡單說一下:資壽寺裡著名的明塑十六羅漢和兩個童子的頭部在1993年12月某天夜裡被盜賊粗暴的鋸斷偷走,經香港轉賣到台灣和東南亞。台灣震旦集團老闆在偶然機會接觸到這批文物,有心要物歸原主,於是先出資將羅漢買下,又探詢到童子頭流落在東南亞,最終將所有遭竊的塑像頭部全部尋回,無償捐回給資壽寺。彩塑於1999年再次身首合一。這座寺廟並不壯觀但挺清幽,有時間可以看看。

ls 16  

ls 13 

ls 14 

ls 15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