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h h1.JPG  

怡保(Ipoh)是霹靂州的首府,和太平、吉隆坡一樣都是因錫礦開採才興起的城市,最初也都以華人為主要骨幹。

 

怡保市區有近打河(Kinta River)流過,以此劃分,西邊稱為舊街場,為怡保最初起源地,東邊稱為新街場,是城市擴大規模拓展的方向。在舊街場仍留有一些英國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大多建於20世紀初,包括雄偉的地標火車站、市政廳、鐘樓,歷史說遠不遠的白色記憶。

Ipoh h2.JPG

 

Ipoh h3.JPG

 

Ipoh h4.JPG

 

Ipoh h5.JPG

 

Ipoh h6.JPG

 

Ipoh h7.JPG  

 

火車站附近的大草坪假日有足球球賽,草坪北側的印度清真寺和教會學校也都是殖民時期建築。

Ipoh h8.JPG

 

Ipoh h9.JPG  

 

舊街場核心是從前華人居住區的長條街屋,範圍還沒太平大。長期沒落,近年發展觀光旅遊才又逐步復甦,多出許多壁畫(前面介紹過)和幾間小資商店、咖啡店。遊客聚集最多的地方是一條窄巷“二奶巷”(Concubine Lane),據說這裡是從前妓院、賭場、鴉片館的聚集區,也有說是從前一些有錢人包二奶的安置地,但其實二奶巷是因為當年錫礦富豪姚德勝買下店面給二太太收租而得名,兩旁從前還有大奶巷和三奶巷,自然是分別給大老婆和三太太收租的店面了,可謂公平。二奶巷太商業,我還是喜歡舊街場其他日常民生的角落

Ipoh i1.JPG

 

Ipoh i2.JPG

 

Ipoh i3.JPG

 

Ipoh i4.JPG

 

Ipoh i5.JPG

 

Ipoh i6.JPG

 

二奶巷:

Ipoh i7.JPG  

 

舊街場近打河河畔有綠地公園,天氣好時環境怡人。公園旁一間供奉福德正神大伯公的壩羅古廟裡看到不少華人來上香,寺廟建於19世紀末,上面提到的那位僑領兼富豪的姚德勝也是主要捐助者之一。別看廟小,屋脊細緻的裝飾兩側可見「光緒甲午,文如璧造。」字樣,“文如璧”為清代廣東石灣製陶名店,這些栩栩如生的瓦脊雕塑可全都是遠從海外運來安裝。

Ipoh j1.JPG

 

Ipoh j2.JPG

 

Ipoh j3.JPG

 

Ipoh j4.JPG

 

Ipoh j5.JPG

 

Ipoh j6.JPG  

 

公園隔河對面的新街場也有間清真寺(Masjid Panglima Kinta),始建於1898年。舊街場的印度清真寺為白色建築綠線條,這裡卻是白色建築藍線條。馬來西亞人好像並不把這些清真寺當古蹟或景點看待,介紹很少。

Ipoh j7.JPG

 

Ipoh j8.JPG  

 

住在新街場這頭旅館,清晨從房間窗口看出去發現怡保仍是座充滿綠意的城市,走在街上倒不覺得。

Ipoh k1.JPG

 

Ipoh k2.JPG  

 

兩天近傍晚都要下場暴雨,像老天潑水似的,當地人習以為常,我是一打雷就躲廊下,還好總來的急、去的快

Ipoh k3.JPG  

 

怡保現在是馬來西亞僅次於吉隆坡、檳城、新山的第四大城,治安名聲和吉隆坡、新山一樣不怎麼好,和這裡的華人聊天會提醒我天黑以後別走無人小巷,深夜就別外出。不過他們一般都歸罪膚色較深的馬來人、印度人,說他們吸毒後腦袋不清楚,偷錢搶錢都是為了買毒品。種族隔閡意識仍是很明確。

 

怡保的華裔移民以廣東人和客家人居多,粵語是主要方言,當然說普通話溝通也沒問題。不管舊街場、新街場都分布不少華人開設的茶室和小吃餐飲,著名的芽菜雞、客家麵、豆腐花、白咖啡和一些廣式食物都值得品嚐。住兩天看看壁畫、逛逛岩洞、吃吃小吃、喝喝咖啡還是挺愜意,雖然同屬霹靂州的城市裡,我個人仍喜歡太平多些。

Ipoh k4.JPG

 

Ipoh k5.JPG

 

Ipoh k6.JPG

 

Ipoh k7.JPG

 

Ipoh k8.JPG

 

Ipoh k9.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