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 e1.JPG  

檳城位居離岸小島檳榔嶼上,雖然已經有兩條大橋連通,但若搭車前來許多人會來到北海(Butterworth)車站,再搭渡輪過海。北海的汽車站和火車站與渡口相通,上船後只需10分鐘航程,從船上觀看越來越近的檳城天際線讓人心情愉悅,下船便在歷史城區,不失為抵達檳城的好方式。

 

船行接近檳城碼頭時,能看到一片水岸人家,在高樓壓迫下像極了棚戶違建,其實是19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姓氏橋(Clan Jetty)民居,頗有一番歷史。

GT e2.JPG

 

GT e3.JPG

 

GT e4.JPG

 

GT e5.JPG

 

GT e6.JPG

 

GT e7.JPG  

 

檳榔嶼大約從18世紀初才開始有移民遷入,18世紀末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蓬勃發展,有些19世紀中才前來檳榔嶼謀生的華人已難在喬治城中取得土地安居,便在岸邊搭木橋建造高腳屋形式的住所。人在異國同鄉扶持總更為重要,海外華人一般宗族意識濃重,這些海岸高腳屋也是依姓氏聚集發展,最終形成八座姓氏橋,目前仍存有王、林、周、陳、李、楊六座和一雜姓橋。

 

姓氏橋中規模最大的是姓周橋,僑民來自福建泉州同安縣杏林社,橋分叉為兩道,各長182米和122米,共有房屋75棟。因被併入檳城世界文化遺產的範圍,現在遊客相當多,主橋上已全是商家(2009年來時還是民居),只側橋仍維持從前模樣。

GT f1.JPG

 

GT f2.JPG

 

GT f3.JPG

 

GT f4.JPG  

 

從姓周橋上看兩旁的其他姓氏橋。每座姓氏橋都建有自己信仰的小廟。

GT f5.JPG

 

GT f6.JPG

 

GT f7.JPG

 

GT f8.JPG  

 

從最長的姓陳橋回望姓周橋。退潮時分居然有兩隻狗在抓螃蟹吃,還真是靠海吃海。

GT g1.JPG

 

GT g2.JPG

 

GT g3.JPG

 

GT g4.JPG

 

GT g5.JPG  

 

姓李橋的僑民來自福建泉州同安縣兌山村,現只有二十幾戶人家,因為是渡輪碼頭擴建時才異地新建,房屋看起來整齊劃一。

GT g6.JPG

 

GT g7.JPG  

 

遠處供奉南海觀音的玄母殿新殿2012年才落成,可以回望所有姓氏橋。若天氣好,不妨挑黃昏來這裡吹吹風,比起置身姓周橋上的喧囂雜沓,更喜歡從這裡冷眼旁觀。

GT g8.JPG

 

GT g10.JPG

 

GT g9.JPG

 

GT g11.JPG

 

GT g12.JPG  

 

為了尋找姓周橋上Ernest Zacharevic的小孩划船壁畫,隔兩天又去一次,仍沒找到。最後直接問橋上居民,原來壁畫已經消失,並非我大目看不見。出太陽時,姓氏橋風光也好許多。

GT f9.JPG

 

GT f10.JPG

 

GT f11.JPG

 

GT f12.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