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han a1.JPG  

廣州捷運已經通到佛山,交通方便便去逛逛有名的佛山祖廟。

 

佛山祖廟原名北帝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奉祀主神為道教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為北帝),明、清多次重修擴建後才形成今日所見規模。

 

佛山祖廟和中國大部分傳統寺廟一樣坐北朝南,建築沿中軸線依序為萬福臺(戲台)、靈應牌坊、錦香池、山門、前殿、正殿、慶真樓,格局規整緊湊。現景區入口設在西邊,進入後找對方向,最好從戲台開始看起。

Foshan a2.JPG  

 

萬福臺:建於清順治15(西元1658),為華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古戲台。若在周末來,可以看到粵劇演出。佛山的粵劇仍是活文化,戲班的演出水平不差。

Foshan a3.JPG

 

Foshan a4.JPG

 

Foshan a5.JPG  

 

靈應牌坊:明正統年間,珠三角發生盜賊越獄率眾造反情事,攻打到佛山時始終未能攻下,佛山人相信這是祖廟庇佑,明景泰皇帝特賜封祖廟為靈應祠,並於景泰二年起造牌坊,頂層正中豎書“聖旨”、“諭祭”,下層橫書“靈應”、“聖域”。現牌坊下仍有當地老人納涼聊天聽戲,場景怡然且自然。

Foshan a6.JPG

 

Foshan a7.JPG

 

Foshan a8.JPG  

 

錦香池和山門:過牌坊便是明代開鑿的放生池「錦香池」,初為土池,清代修築成石池,池中有石雕龜蛇。傳說中玄天上帝曾降伏人間作亂的龜怪、蛇怪,龜蛇從此成為隨從,台灣民間的玄天上帝像常有一腳踩蛇、一腳踏龜的形象。

 

山門面闊九間,兩側有鐘樓、鼓樓。山門屋頂上的陶塑人物瓦脊將近32公尺長,為清光緒年間大修時的作品。

Foshan a9.JPG

 

Foshan a10.JPG  

 

前殿:明宣德年間建築,屋內安置北帝手下眾神將,並以透雕屏風與後進相隔,虛實有致。神將們是清代以“漆撲”方式製成,簡單說:先塑泥胎造型,用苧麻布片逐層貼上,一層麻布一層漆反復多層,成型後脫模再進行雕飾、彩繪、貼金等加工。

Foshan b1.JPG

 

Foshan b1a.JPG

 

正殿:重建於明洪武五年(西元1372),在祖廟建築群中年代最早,斗拱仍依宋代營造法式。殿中央供奉的真武玄天大帝銅像頭頂圓光、面帶微笑,鑄於明景泰年間。殿內也有其他“漆撲”神將、侍女,殿前另建有香亭。

Foshan b3.JPG

 

Foshan b4.JPG

 

Foshan b5.JPG

 

Foshan b6.JPG  

 

慶真樓:建於清嘉慶年間,樓高二層,供奉北帝父母,在祖廟建築群中年代最晚。建築倒沒什麼特別,屏風門上可見荷花,剛好對照院中水缸的睡蓮花開。

Foshan b7.JPG

 

Foshan b8.JPG  

 

佛山祖廟的石雕、木雕、磚雕、灰塑都相當出色,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要屬以戲曲故事為題材的陶塑人物。這些人物雖小,各個衣著打扮、肢體神情都相當生動,全為光緒25(西元1899)祖廟大修時留下的工藝,有“石灣均玉造”字樣。石灣地區至今仍有一些陶藝大師傳承。

Foshan c1.JPG

 

Foshan c2.JPG

 

Foshan c3.JPG

 

Foshan c5.JPG

 

Foshan c6.JPG

 

Foshan c7.JPG  

 

離開祖廟建築還可以參觀近年添加的「葉問堂」和「黃飛鴻紀念館」(演武堂)看看他們的生平資料與介紹。許多人對佛山的認識大概都來自這兩位晚清武師,葉問擅長咏春拳,黃飛鴻則以洪拳和舞獅出名,至於佛山無影腳應該是編造出來的。

 

葉問堂:

Foshan d1.JPG

 

Foshan d2.JPG  

 

演武堂:

Foshan d3.JPG

 

Foshan d10.JPG  

 

舞獅表演:

Foshan d5.JPG

 

Foshan d6.JPG  

 

區內還有從他處移來保存的明、清牌坊及其他文物。一趟佛山之旅,比原本預期好很多。

Foshan d7.JPG

 

Foshan d9.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