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 a1.JPG  

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和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 Museum)隔街相鄰,很容易打發個大半天或一整天。

 

自然史博物館於1881年開幕,羅馬式建築風格相當吸睛,外觀像座教堂,有些遊客前來還真是為欣賞建築,究竟那些冷冰冰、沒有生氣的動物標本看多會讓人沮喪。

 

一進門寬敞的中央大廳其實感覺更像其他維多利亞時代的火車站,許多人進門第一件事都是和雄踞大廳那隻化石恐龍合影,不過據說即將被換成藍鯨骨架。大廳盡頭階上有達爾文雕像靜靜坐鎮,卻沒什麼人關注,我大學讀生物系,不得不尊敬他,所以站著致意了會兒。

Museum a2.JPG

 

Museum a3.JPG

 

Museum a4.JPG

 

Museum a5.JPG  

 

館藏動物標本豐富不在話下,又見到可憐的多多鳥了。因人類而滅絕的生物何其多。

Museum b1.JPG

 

Museum b2.JPG

 

Museum b3.JPG

 

Museum b4.JPG  

 

化石標本同樣讓人目不暇給。但單化石已不能滿足現代人胃口,所以也出現會動、會發聲的恐龍模型,算是與時俱進。

Museum c1.JPG

 

Museum c3.JPG

 

Museum c4.JPG  

 

大地懶(Giant Ground Sloth)是樹懶的近親,身長從頭到尾部可達6米、體重達4噸,不過一萬年前才從南美洲滅絕。由於缺乏天敵,滅絕原因可能也和人類遷徙抵達南美洲有關。

Museum c2.JPG 

 

關於人類演化有一個詳細展廳,看到根據一具4萬年前遺骸塑造的尼安德塔人笑了,怎麼會做出靦腆、慈祥的效果,哈。

 

尼安德塔人在三萬多年前才被後來居上的克羅馬儂人給幹掉,現代人種存在的歷史在宇宙洪流中只能佔一剎那。所以“謙卑、謙卑、再謙卑”喊再多次也沒用,在演化上人類從不是謙卑的生物,如果你相信達爾文物競天擇的學說

Museum d3.JPG  

 

其他還有昆蟲、植物、礦物等展示,包括達爾文採集的標本,福馬林味道相當嗆人。我看畫、看文物可以待一整天沒問題,看標本和化石就沒耐心,大概混兩個小時就跑出來了。

Museum d1.JPG

 

Museum d2.JPG  

 

維多利亞和亞爾伯特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主要展示工藝美術和裝飾、應用藝術,據說要看完所有展品的走道總長十幾公里,在倫敦參觀博物館的時間反正總不夠用,所以就不貪多,專心看雕塑部分。

Museum e1.JPG

 

Museum e5.JPG  

 

16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大理石雕塑:

Museum e2.JPG

 

Museum e3.JPG

 

Museum e4.JPG  

 

有一個展廳內全是19世紀製造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名作原件石膏複製品,包括許多米開朗基羅創作。從前出國欣賞這些藝術品只有少數權貴階層能負擔,以平民美學教育來看,這些山寨雕塑的意義非凡。

Museum f1.JPG

 

Museum f2.JPG

 

Museum f3.JPG

 

Museum f4.JPG  

 

大型的建築構件,包括一個15世紀末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禮拜堂,還有來自1617世紀英、法民居的木造陽台和樓梯。

Museum g2.JPG

 

Museum g3.JPG

 

Museum g4.JPG  

 

16世紀的教堂神龕木雕。

Museum g5.JPG

 

Museum g6.JPG  

 

亞洲的文物也不少,以下幾尊佛像依序是來自西元5世紀前後印度笈多王朝、3世紀前後印度貴霜王朝、6世紀中國北齊的佛陀,以及13世紀中國金代彩繪觀音。

Museum h1.JPG

 

Museum h2.JPG

 

Museum h3.JPG

 

Museum h4.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