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khothai d7.JPG  

西元1238年,一支泰族統一各部落推翻高棉勢力,建立素可泰王朝。傳到第三代國王蘭坎亨(King Ram Khamhaeng, 約1237 ~ 1298年)時,素可泰國勢更為強盛,不但領土一舉擴充10倍(略大於現在泰國版圖),蘭坎亨王還創造出泰文字母,讓泰國正式邁入信史。此外他也開放與中國、印度、錫蘭等國交流,促使國內宗教、建築、工藝、美術皆蓬勃發展,毫無疑問可說是泰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泰族現今是泰國境內最主要民族,但其出身卻和中國頗有淵源。大約西元7世紀泰族才開始從雲南省逐漸向南遷徙,最後定居在泰國平原上,建立的“素可泰”這個國家,字面意思是幸福的開端(Dawn of Happiness)。有塊相傳由蘭坎亨王在1292年設立的石碑,碑文中記載當時社會是「有水皆有魚,有土皆有米。」的富饒生活,頗讓人心生嚮往。不過有考古學家認為這塊碑文並不是蘭坎亨王所設置,而是19世紀時另一位泰王的傑作。 

素可泰古城有城牆和護城河環繞,長約1800米、寬約1600米,城內溝渠水塘縱橫,遺址處處。考古挖掘統計單是古城內就有20多座寺廟建築,另外散布在城外還有70多座,可以想見從前有多壯觀。以下先看看城內幾座重要寺廟。

Sukhothai b1.JPG

Sukhothai c5.JPG   

瑪哈泰寺(Wat Mahathat):為皇家寺院,從前與皇宮相鄰(木造建築的皇宮早已頹圮不見蹤跡。),歷經數代國王陸續增修,規模在古城中排第一,長寬各約200公尺,牆外有溝渠和水塘。

Sukhothai d1.JPG

Sukhothai d2.JPG   

瑪哈泰寺核心為矗立著數個精緻佛塔的平臺。中央佛塔頂端的蓮苞式樣是素可泰建築特色,周圍小塔則帶有高棉風格。平臺下方有順時鐘方向繞行的僧人泥塑,代表佛陀的虔誠弟子。隨之繞行觀賞佛塔,可以找到立、行、坐不同姿態的佛像。

Sukhothai d5.JPG

Sukhothai d6.JPG

Sukhothai d8.JPG

Sukhothai d9.JPG

Sukhothai d10.JPG   

中央佛塔兩側有高大的立佛和坐佛,佛像頭頂圓錐形、火焰狀的髻也是一項素可泰特色。

Sukhothai d11.JPG

Sukhothai d12.JPG

Sukhothai d13.JPG   

瑪哈泰寺境內的佛殿和僧院都只剩下殘柱,曾有的上百座各式佛塔許多也僅剩殘基。但仔細尋找,有座方型佛塔底端仍留有許多殘缺的灰泥雕塑裝飾,很教人驚喜。

Sukhothai d14.JPG

Sukhothai d15.JPG

Sukhothai d17.JPG

Sukhothai d18.JPG

Sukhothai d19.JPG   

席里沙維寺(Wat Sri Sawai):這是高棉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寺廟,在被更改為佛寺前,原本供奉印度教溼婆神。在三座圓頂佛塔上還留有許多優美的灰泥塑像。(圓頂佛塔的式樣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由高棉傳入泰國,前篇大城王朝的柴瓦塔娜蘭寺便是如此。)。

Sukhothai a1.JPG

Sukhothai a2.JPG

Sukhothai a3.JPG

Sukhothai a4.JPG

Sukhothai a5.JPG   

沙席里寺(Wat Sa Sri):位在人工水塘中的小島上,留有一座錫蘭風格的鐘形大佛塔。

Sukhothai c1.JPG

Sukhothai c2.JPG   

卓旁難寺(Wat Traphang Ngoen):主佛塔和瑪哈泰寺同樣為蓮苞式樣,獨特的是在頂端有立佛面像四方。

Sukhothai b2.JPG

Sukhothai b3.JPG

Sukhothai b4.JPG   

索拉沙克寺(Wat Sorasak):擁有一座底端共24頭大象圍繞佛塔,宗教上白象為神聖的動物,可惜修得太新,少了些古意。

Sukhothai c3.JPG

Sukhothai c4.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