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e q8.JPG    

古羅馬人的宗教信仰許多傳承自希臘眾神,只是換個名稱,比如希臘的天神宙斯和天后希拉就是羅馬的朱庇特和朱諾,希臘的愛與美女神阿芙羅狄蒂和她的兒子愛神厄洛斯就是羅馬的維納斯和邱比特。有時雙方神祇的名稱也會一致,像太陽神就都稱為阿波羅。

羅馬大軍東征西討,降服的國家、城邦、部落越來越多,各地宗教和守護神五花八門,羅馬人對這些異族信仰通常都採開放、包容政策,只要別藉由宗教力量集結群眾擾亂社會秩序,挑戰帝國的權威與統治,就不去特別壓制。事實上,有些異國神祇還受到羅馬人喜愛,像龐貝城就建有愛西絲女神廟,供奉埃及神祇。而像是羅馬軍隊在西元70年摧毀耶路撒冷猶太聖殿的事件,主因就不是宗教衝突,而是猶太人群起叛變所引發。

羅馬人從海納百川的多神信仰轉化成一神教的基督徒有段漫長歷史。簡單摘要說說。

耶穌基督開始傳教時,巴勒斯坦地區已是羅馬帝國的省份。當耶穌以救世主身分聚集越來越多的信眾,首先不爽的是耶路撒冷的猶太祭司,為拔除眼中釘,便教唆羅馬官吏逮捕耶穌。於是西元30年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結束短暫一生。

耶穌死後,他的門徒繼續在羅馬帝國境內傳教。其中聖彼得大約在西元42年抵達羅馬城,融入羅馬社會低階人群間宣教十多年,直到遭尼祿皇帝加害而亡(西元66或67年)。由於基督教的道德要求嚴苛,對於羅馬人殘酷的競技活動、放縱享樂的日常生活多所批評,又不認同羅馬人的多神信仰,也不認同神格化羅馬皇帝,因此羅馬帝國雖然沒有全面迫害基督教徒,傳教初期還是有不少基督徒遭遇不幸。

西元3世紀末,蠻族威脅讓羅馬帝國動盪不安,有人歸罪基督教信仰冷落了羅馬神祇,帝國才因此失去眾神庇佑。西元302年,戴克里先皇帝下令拆除基督教堂、燒毀基督教典籍、沒收基督教徒財產、禁止基督教徒聚會,否則一經發現就處以死刑,基督教徒這才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在宗教迫害期間,基督教會的力量大為減弱,不過教徒虔誠的信仰並未根絕。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恢復基督教信仰的自由,後來更大力支持基督教,基督教搖身一變成為國教,終於在羅馬世界發揚光大。

Rome q7.JPG

Rome q9.JPG

Rome q10.JPG

Rome q11.JPG

Rome q12.JPG  

羅馬教堂的數量雖然不如噴泉的3000多處,但據說也有4、5百座之多(還有約900座的說法),簡直跟開便利商店沒兩樣,實在很驚人,由此不難體會昔日宗教信仰與民生的息息相關。以下再續前篇整理幾座有名的出來。

優美聖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Cosmedin):建於西元6世紀,教宗哈德良一世在8世紀時予以改建,12世紀曾大修。教堂因收藏“真理之口”而聞名,內部空間雖然不大,但至今可以看出早期的廊柱與壁畫,感覺古老而滄桑。教堂外觀則可看到醒目的中世紀羅馬式鐘樓。

Rome p1.JPG

Rome p2.JPG

Rome p3.JPG

Rome p4.JPG   

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傳說西元356年8月份某晚,瑪利亞託夢給教宗利伯略,請他在飄雪處建造一座教堂。教宗隔天果真發現羅馬七座山丘之一的伊斯奎林丘飄下一陣八月雪,奇蹟發生當然要立即著手興建。西元431年,當瑪利亞的“聖母”身分在教會開會決議確認後,教堂便再度擴建。 

經過多次改裝、加建,如今的聖母大殿已是座龐然大物,外觀大致為18世紀模樣。在教堂內主祭壇後方仍可見到13世紀的馬賽克壁畫,這裡正是最初小教堂矗立的奇蹟之地。

Rome p5.JPG

Rome p6.JPG

Rome p7.JPG

Rome p8.JPG

Rome p9.JPG   

台伯河對岸的聖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Trastevere):西元220年左右,這裡是一處基督教會所(早期只在基督教家庭聚會,還不能興建教堂。)。西元340年教宗儒略一世在此興建教堂,成為羅馬最早的官方教堂之一。但現所見建築樣貌是12世紀教宗諾森二世大興土木重建後的成果,當時許多建材取自羅馬帝國建築遺址,包括一些卡拉卡拉浴場的花崗石圓柱。主祭壇後方13世紀的馬賽克裝飾保存也相當完好,值得仔細欣賞。

Rome p10.JPG

Rome p11.JPG

Rome p12.JPG

Rome p13.JPG   

聖克萊孟教堂(Basilica di San Clemente):西元4世紀建立在古羅馬遺址之上、獻給一世紀殉教的主教克萊孟的教堂。目前所見為12世紀重建,以“十字架的勝利”為主題的華麗馬賽克為當時原作。

Rome p14.JPG

Rome p15.JPG   

東尼卡的聖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Domnica):最早歷史紀錄追溯到7世紀,9世紀重建,16世紀又再重修,因此外觀呈文藝復興式樣。教堂內部仍保留9世紀的布局,並仍保有當時的馬賽克裝飾。

Rome p16.JPG

Rome p17.JPG   

天壇聖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Aracoeli):位於卡比托利丘上,歷史起源不明,但確定8世紀已有教堂存在。現在建築是13世紀擴建,外部看似平實,內部卻極為華麗。但最美的是保存15世紀壁畫的小禮拜堂,畫作內容描繪聖伯納丁(Saint Bernardino)的生平事蹟。

Rome q1.JPG

Rome q2.JPG

Rome q3.JPG

Rome q4.JPG

Rome q5.JPG

Rome q6.JPG   

圖拉真柱旁有兩棟小教堂,分別建於16和18世紀,可以比較一下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拱頂的差別。

Rome o1.JPG

Rome o2.JPG

Rome o3.JPG

Rome o4.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