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e a14.JPG  

羅馬帝國逝去已久,但魂魄、氣息依舊瀰漫在帝國之都的各個角落。介紹小鎮比介紹大城市相對容易些,像羅馬這樣擁有輝煌歷史和數不清景點的名城,資訊太多實在很難消化、整理。總歸還是看圖說故事,因為自覺拍的總要比寫的好,介紹羅馬就從競技場開始。但羅馬帝國的歷史還是簡單說說。

傳說羅馬人的祖先是對雙胞胎兄弟羅慕路斯和雷慕斯。他們遭篡奪皇位的叔父拋入台伯河中,漂流到帕拉丁丘山腳下被一隻母狼救起,哺乳養大。成長後兄弟倆成功復仇並回到被養大的地方共同建立羅馬城,卻因為爭執該由誰來統治,讓哥哥羅慕路斯起私心,殺害兄弟,自己擔任羅馬的第一任國王,此時大約是西元前753年。在義大利常可以見到一隻母狼哺乳一對嬰兒的雕像,描述的就是這則羅馬人祖先的故事。

Rome a1.JPG  

發源於台伯河畔的羅馬城,剛開始只是一個用城牆圍起來的城邦國。西元前509年,羅馬人推翻暴君,成立貴族組織的“元老院”形成共和體制,由人民每年推選執政官領導城邦,羅馬開始進入共和時期。

共和時期羅馬人逐漸征服義大利半島上其他小國,並開始朝半島外擴張勢力。南征北討過程中,軍人的權力越來越大,到共和後期,已形成軍人專政局面。著名的凱撒大帝被刺殺身亡後,先由凱撒副官安東尼接掌政權。待凱撒養子屋大維從海外征戰回來,又內戰安東尼奪回政權,並自立為皇帝,稱號“奧古斯都”,開啟羅馬帝國紀元。

羅馬人四處攻城掠地,西元2世紀末橫跨歐、亞、非的版圖已擴張達到顛峰。帝國龐大的領土管理不易,多年窮兵黷武也讓國家財政日益惡化,加上官僚體制腐敗、社會風氣崩壞,不斷加重賦稅又引起人民反彈。西元3世紀起,羅馬帝國便由顛峰日漸衰退下來。

羅馬帝國的重要歷史事件實在太多,以下只簡單摘錄些大事以及帝國版圖擴張的情況:

西元前753年:羅慕路斯建立羅馬。

西元前509年:殘暴的羅馬國王被人民推翻並放逐,羅馬進入共和時期。

西元前343~200年:羅馬發展成為義大利中部最強盛的城邦國。

西元前 3世紀:羅馬人控制整個義大利半島、西西里島並取得西班牙領土。

西元前 2世紀:戰勝北非迦太基及希臘伯羅奔尼撒城邦聯盟。

西元前 1世紀:勢力擴張到法國地區及中亞、埃及。

西元前60年:凱撒結束共和體制,獨攬大權,開始軍人專政。

西元前44年:凱撒大帝被暗殺。

西元前27年:屋大維正式稱帝,封號“奧古斯都”,羅馬進入帝國時期。

西元1世紀:羅馬帝國在歐洲的勢力推展到萊茵河、多瑙河為界,並成功入侵不列顛,亞洲地區則征服耶路撒冷。

西元54~66年:暴君尼祿的時代,西元64年羅馬一場大火燒掉三分之二城區,有說便出自他的主導。

西元96~180年:五賢君時代,羅馬最繁榮穩定的時期。

西元2世紀:吞併阿拉伯半島地區後版圖達到最大規模,總共建立40多個行省。

西元286年:戴克里先皇帝將國土分成東西兩部分,由兩個皇帝和兩個副帝管理,稱為四頭統治。

西元324~337年: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期,並於330年將首都由羅馬遷移至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的重心東移。

西元391年:基督教被指定為國教。

西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分,帝國正式瓦解。

西元476年: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因北方蠻族入侵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很巧合與西元前8世紀建城的羅慕路斯(Romulus)同名。

西元1452年: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王朝)亡於鄂圖曼帝國。

Rome a2.JPG

Rome a4.JPG    

古羅馬喜歡看競技,除了賽馬、賽車,人與人鬥、人與獸鬥的競技更是盛行,而且越殘酷血腥觀眾越興奮歡喜。因此出現格鬥士這項特殊專業。

格鬥士又翻譯成角鬥士或“劍奴”,近代影視的翻譯名詞“神鬼戰士”也很盛行。他們有些是罪犯,有些是敗戰的俘虜或奴隸,更有些是因債務自願賣身償債的人。正規格鬥士上場前必須在專門訓練格鬥技巧的場所受訓大約一年時間。

格鬥士在競技場上和其他格鬥士或野獸拼搏時,通常都得戰到有一方倒地死亡為止,表演才算結束。一般而言,絕大部分格鬥士命運都是一條死路,只有英勇善戰,連勝多場的格鬥士才有機會獲得自由。這種殘忍的活動一直持續到西羅馬帝國末期再無多餘財力舉辦之後才終於廢除。

對格鬥士訓練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美國影集斯巴達克斯《Spartacus》來看,背景是西元前一世紀以格鬥士為首的奴隸起義事件,拍得色情又暴力,但布景、特效完全是電影水平。若沒時間看影集就看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吧。

以下是現在羅馬競技場(Colosseum)裡展示的格鬥士主題石刻、馬賽克和油燈。

Rome a17.JPG

Rome a18.JPG

Rome a19.JPG

Rome a20.JPG   

羅馬競技場從西元72年開始建造,共動用5萬名奴隸,耗費10年時間才完成。建築長189公尺,寬156公尺,可以容納超過5萬民觀眾,是羅馬帝國時期所建最大的競技場。完工時曾連續舉行一百天慶典,期間死傷無數格鬥士,還包括五千頭各地運來的猛獸。

競技場採用拱形結構,共分3層,每層外觀有80個拱門,牆體是由石灰岩柱和磚、石材料組成。場內包括競技平台、座位看台、拱廊,因平台已坍毀,所以還能看到台下的通道和隔間,從前用來貯放表演用具、獸籠和升降機械等(昨晚碰巧看到新聞說有人建議義大利政府修復平台,好讓參觀者可以從格鬥士的視角從場中觀看競技場。其實搭條玻璃步道就得了,可千萬別蓋住它。)。羅馬競技場的功能雖然殘暴,但工程技術無疑是當時代的尖端,因為要讓整體結構達到平衡,工程師得把每個拱的強度都計算清楚才行。

Rome a3.JPG

Rome a5.JPG

Rome a6.JPG

Rome a7.JPG

Rome a8.JPG

Rome a9.JPG

Rome a10.JPG

Rome a11.JPG

Rome a12.JPG

Rome a13.JPG   

重要地標物,夜晚當然要打燈光。

Rome a15.JPG

Rome a16.JPG   

當皇帝的喜歡彰顯自己的功績,古今中外皆然。凱旋門便是用來慶功、滿足虛榮的產物。在羅馬競技場旁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完成於西元315年,慶祝君士坦丁大帝312年在羅馬北邊馬文橋戰勝馬克森提斯一役(Battle of Milvian Bridge)。凱旋門高21公尺,寬約26公尺,上面有豐富的裝飾浮雕和塑像,但可能因為趕工的原因,許多裝飾是由前人的紀念碑和紀念建築拆卸過來拼裝。也有說法認為羅馬在此時已喪失首都風采,工匠藝師凋零,逐漸失色於東方的君士坦丁堡。

Rome b2.JPG

Rome b3.JPG

Rome b4.JPG

Rome b5.JPG

Rome b6.JPG

Rome b7.JPG

Rome b8.JPG

Rome b9.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