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 g8.jpg  

離開庫斯科周遭,再看些印加和其他文明的遺址。

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的的的喀喀湖附近,有些建於印加帝國興起之前的圓柱墓。這些奇特的墓室是當地小型部族“可拉族”的貴族墳墓。圓柱建築最高可達12公尺,墓的開口朝向東方,葬禮完成後,墓室會被密封起來。由於沒有文字記載,大多數墳墓又被洗劫一空,考古學家只知道高原區的部族曾彼此征戰,但對個別歷史無法詳細瞭解。

圓柱墓打磨圓弧石材的技巧難度並不比印加帝國建造的石墻低。顯然安地斯山脈的原住民對於石材運用的鬼斧神工源遠流長、其來有自。

Inca g2.jpg   

圓柱墓附近還有另一個部族“盧帕卡族”在從前城市廣場留下的排列整齊、香菇狀的小石柱,功能與意義同樣難以理解。是墓碑、記念碑、還是生殖崇拜?也有考古學家認為它們是作為日晷使用,就像印加人的印地塔瓦那(Inti Watana)功能一樣。

這裡的高原風光真漂亮,但我相機的標準鏡頭掛掉我卻不知道,所有用標準鏡拍的照片總是維持在最大光圈下全都曝光過度。災難程度等同現在數位相機的磁片完全毀損,連後面才去的納斯卡也都遭殃,只倖存幾張換廣角鏡拍的照片。

Inca g1.jpg   

祕魯的海岸線屬於沙漠性氣候,在納斯卡(Nazca)十年累積的雨量,可能還比不上台灣的一場西北雨。因為乾燥,估計超過1500年的地表上的神祕線條,才能一直保存下來。來到納斯卡當然要搭小飛機看從空中欣賞這些超巨大的動、植物和幾何圖形,因為相機故障飛機上拍的照片一張都沒留下,反正現在Google圖片很容易,我這裡就只多寫點文字介紹。

納斯卡線條分布在距離祕魯首都利馬往南450公里、海拔598公尺高的納斯卡高原上。範圍北邊毗鄰英吉尼奧河,南邊則以納斯卡河為界,面積大約525平方公里。汎美公路直接穿越過這片充滿謎團的沙漠地帶。

納斯卡線條之所以讓人著迷,主要是因為它非常巨大。站在地平面上,只能看到縱橫沒有章法和關連的線條,必須飛到高空才能一窺全貌。納斯卡線條是怎麼出現的呢?其實很簡單,由於當地卵石含有鐵質和氧化鐵,只要把地表面上的石頭移開,就會露出底下淺色的地面,再將移開的卵石堆在兩邊,納斯卡線條就形成了。

大部分人會納悶:如果納斯卡線條真的出現在1500年以前,那麼當時古人既不能飛行,又沒有精準的測量儀器,要如何畫出筆直、準圓的線條呢?異想天開的人很容易歸因這是外星人的傑作,可是考古學家必須站在科學、理性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1949年就開始全心研究納斯卡線條的德國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瑪麗亞.雷施博士推測:當時人們先以設計圖做模型,再根據比例把各部分複製到地面上。這個方法在製作過程中,只要以棍棒定中心,再用繩索拉出等距,不必從空中觀察全貌,也能砌出精準圖案。而且圖形再巨大,也不易變形(比如說有個猴子圖案就約120公尺長、90公尺寬。)。因此納斯卡線條最大的謎團不在於如何製作,而是它們的功能為何?理論很多,挑幾個看看:

(1)標示儀式進行的路線:納斯卡線條可能是祭典儀式的道路,例如活人送葬會沿著這些道路前進,以護送死者的靈魂。有人推想在這些圖形的附近,應該有許多墳墓埋在底下。

(2)作為外星人登陸的飛行器跑道或標誌:雖然外星迷如此強烈主張,但仔細觀察就知道,線條雖然像飛機跑道,但只是一道道溝痕,地基非常鬆軟,根本不能承受飛機跑動。真有外星人,科技一定相當進步,飛行器垂直起降就行,那須要起降跑道助跑或號誌指引。

(3)世界最大的天文曆:有學者認為納斯卡線條的用途是天文觀察。美國長島大學的科索克博士甚至提出納斯卡線條是「世界最大的天文曆」的說法。也曾有人舉例納斯卡線條中的蜘蛛圖形對照的是天上的獵戶星座。由於古納斯卡人相信死去的祖先會化作天上的星星庇護他們,所以才將代表祖先的星座畫在大地上,在某些日子裡加以崇拜。

(4)用圖形來研究水源:納斯卡高原極為乾燥,納斯卡人必須有效利用珍貴水資源,並建造灌溉系統。有人推測這些圖形是用來研究水源情況,標示水流方向。

(5)典禮場所:古代社會通常會有祈求風調雨順、豐收的儀式或其他崇拜天神、祖先的祭典。有些考古學家認為某些圖形是古納斯卡人特定節日舉行儀式的場所。

從路邊眺望台用廣角拍的納斯卡線條的一棵樹。

Inca g6.jpg   

相機雖然壞了,還好年輕時旅行會買紀念品,帶回好多刻畫不同納斯卡線條圖案的小卵石。

Inca g7.jpg   

在納斯卡線條附近,考古學家經常發現陶器、石器的碎片,到底是誰製作並使用這些線條?1901年,祕魯的考古學家馬克斯是第一個前往納斯卡考古挖掘的人。他發現當地的文明跟先前沿海發現的其他古文明並不相同。二十世紀數以千計的納斯卡文物出土,許多陶器圖案跟納斯卡線條十分相似,所以考古學家才認定納斯卡線條是納斯卡文明的傑作。根據碳14測量,納斯卡文化顛峰期處於西元3世紀到6世紀之間。

感謝乾燥氣候,古納斯卡墳場的織物、陶器和木乃伊保存都非常良好。從前遊客就這麼在古人遺骸和文物堆上隨意行走,撿拾陶片也沒人管。

Inca g9.jpg   

納斯卡陶器上都有繁複、美麗的圖案,包括動物、植物、神祇、人物、樂器等,有些與日常生活場景相關。納斯卡文物現在許多流散在歐美國家,以下陶器是在英國拍攝。

Inca g10.JPG

Inca g11.JPG

Inca g12.JPG

Inca g13.JPG

Inca g14.JPG   

納斯卡古城埋藏在沙堆下,考古學家只挖出來一小角落,全部挖掘出來估計要數十年時間。有些納斯卡遺址也有後期印加人建設的痕跡。

Inca g3.jpg

Inca g4.jpg   

在沙漠裡為避免水分蒸發,納斯卡也擁有類似新疆坎兒井的地下水道設施。下圖是地下水道「井眼」的部分,螺旋形的走道方便人們走到底部取水。

Inca g5.jpg   

最後來看看利馬近郊的印加沙城“帕查卡瑪克”。雖然為人所熟悉的印加古城大部分位在高聳的安地斯山脈裡,但其實有些印加的重要城市埋藏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岸沙漠。 

帕查卡瑪克的歷史悠久,考古學家推測在印加帝國興起前1000年,這座城市就已經存在。印加帝國興起後,這裡又進行不少重要建設。

由於海岸沙漠裡石材取得不易,帕查卡瑪克主要以沙土建造而成。泥磚不耐風雨的侵蝕,整片遺址乍看只是一堆堆的土丘。為了幫助大家了解當時的建築風貌,當地政府特別修復“待女之屋”供遊客參觀。可以比較一下印加的“沙城”和“石城”有什麼不同。

「侍女之屋」有二層樓,原是用來安置各地挑選出來的少女,訓練她們禮儀和技能的地方。她們有些成為祭祀的犧牲,有些被挑選去服侍印加國王或貴族,有些則專職為王室紡織。建築牆壁上長方形的凹洞是用來放置木乃伊或崇拜的偶像。

Inca h3.jpg

Inca h4.jpg     

這座巨大土丘原本是太陽金字塔,由數階平臺構成,原本金字塔的外層塗有紅色和黃色的色彩。沙地上長著耐旱的鳳梨科植物,很特別。

Inca h1.jpg

Inca h2.jpg

寫實主義的陶罐:

Inca g15.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