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hou a3.jpg    

網師園小巧、緊湊、細緻,隱身在鬧市之間,想想應該是我進去次數最多的一座蘇州園林。

一般提到網師園的歷史會從12世紀末南宋淳熙年間說起,這裡當時是某侍郎的宅邸,園名“漁隱”。經過元、明兩朝,宋代園林早已無存。清乾隆年間(1765年前後),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買下此地重新造園,他以“網師”自號,剛好可以遙對前園“漁隱”之名,因此新築的花園就取名為網師園。(網師就是漁夫的意思,從前當官的流行嚮往漁、樵、耕、讀的生活,雖然住的分明都是豪宅標準。)宋宗元去世後,網師園也跟著荒廢,只剩一汪池水還有舊觀。乾隆末年,一位瞿姓富商買下網師園重新建設,才奠定現今所見的園林布局。所以欣賞網師園就從這池水看起吧。

四百多平米的彩霞池是網師園的主園中心,池畔有黃石掇山,名為雲崗。從北端環繞彩霞池逆時鐘走一圈會依序經過看松讀畫軒、月到風來亭、濯纓水閣、小山叢桂軒、射鴨廊、竹外一枝軒等建築,名稱都極具文藝氣息。例如竹外一枝軒就引自蘇東坡的“竹外一枝斜更好”詩句,聽名字就可以想見此軒一定會栽竹種梅。

在彩霞池的東南角有座迷你拱橋名為引靜橋,橋長只有2.4公尺,橋下刻意營造出溪澗意像,組成微型山水,和對角線西北角正常尺規的平板曲橋相互對照,有相當特殊的視覺透視效果。在一個不大的空間裡塞下這麼多山水、建築、花木,布局不但不侷促,還層次分明、富含變化,每個轉折、各個角落都有不同的景。這是網師園最教人讚賞的地方。

Suzhou a1.jpg

Suzhou a2.jpg

Suzhou a4.jpg

Suzhou a24.jpg  

Suzhou a5.jpg

Suzhou a6.jpg

Suzhou a7.jpg

Suzhou a8.jpg

Suzhou a9.jpg

Suzhou a10.jpg  

和彩霞池一牆之隔的書齋“殿春簃”,也是我喜歡的一方小庭院。據說這裡從前是芍藥圃,因此引蘇東坡詩句“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來命名。既然有了春花,小屋後方天井就分別栽上梅、竹與芭蕉,透過三扇格窗看去又是三幅不同的畫面。有人說這是刻意補上的夏、秋、冬三景,好讓四季圓滿。夏日翠綠的竹、秋雨打芭蕉、冬雪臘梅飄香,看的、聽的、聞的,好像真說得通。

讀《東坡志林》裡的一段記事,蘇東坡半夜睡不著覺,跑到廟裡找朋友,兩人在月色下步入中庭,他描述當下景色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多麼優美呵!月光、樹影幻化出的水底世界,在殿春簃的前庭裡,我彷彿就能看見這畫面。但蘇東坡接著寫道“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顯然看園林不但要有詩情還要有閑情,而最終心境仍凌駕於情境之上。

Suzhou a11.jpg

Suzhou a12.jpg

Suzhou a14.jpg

Suzhou a16.jpg

Suzhou a25.jpg  

網師園主園使用黃石造景,其他屋前庭院則都使用湖石裝飾。蘇州園林裡巧思太多,很難一次全都說上,三言兩語之後還是乖乖貼照片分享就好。因為去過幾次,照片裡季節混雜,但我覺得對照看看也挺好,接下來想介紹的蘇州幾座園子也都是這情況。

Suzhou a17.jpg 

Suzhou a19.jpg

Suzhou a20.jpg

Suzhou a21.jpg

Suzhou a22.jpg

Suzhou a23.jpg

Suzhou a26.jpg

Suzhou a28.jpg

Suzhou a27.jpg

Suzhou a29.jpg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