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ming Mt 3  

因為對天池的印象不大好,吐魯番城外針對團客發展成遊樂園的葡萄溝、坎兒井雖然有名,都沒想要去。至於用鐵柵欄圈塊地,再擺上幾尊西遊記人物雕像就稱之為火焰山景區的收費景點當然就更沒興趣了。火焰山那麼大,東西走向長約百里,周圍公路四處都能觀看,千萬別再花錢又被當傻瓜。

Flaming Mt 13

Flaming Mt 14   

火焰山夏季氣溫在45℃以上,地表溫度達到80℃以上,據說烈日當空時地表熱氣蒸騰,冉冉上升,讓紅色山體看起來更像在燃燒。也因此才有西遊記裡孫悟空三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來搧滅火焰山大火的故事,讓火焰山一如白蛇傳中西湖的斷橋和雷峰塔般,成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民間傳奇地。不過我是十月底去,天不夠熱,早晨在吐魯番還碰到難得的幾滴雨,所以沒什麼感覺。

Flaming Mt 2 

Flaming Mt 4a

Flaming Mt 5

Flaming Mt 6

Flaming Mt 7

Flaming Mt 8

Flaming Mt 9

Flaming Mt 10 

Flaming Mt 15  

火焰山因為地殼運動和河水切割,形成許多溝谷,當地都以“溝”命名。比如說以生產葡萄聞名的“葡萄溝“、前篇介紹的“吐峪溝”、以及下面要說的“木頭溝”裡的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始鑿於高昌國時期(西元460-650年),經過唐西州時期(640年-9世紀中)的發展,在回鶻高昌前期(9世紀中-12世紀初)最為興盛,並成為皇家寺廟,回鶻高昌後期(12-14世紀)逐漸沒落。柏孜克里克石窟共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40多個窟內有壁畫,壁畫面積約1200平方公尺。

可惜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壁畫保存狀況並不好。14世紀伊斯蘭教進入吐魯番後,佛教和伊斯蘭教間的不斷發生衝突,石窟中壁畫在當時就已經遭受破壞,許多人物的眼部都被挖掉(因為伊斯蘭教教義禁畫人物像)。到20世紀初,國外探險隊發現這處寶庫後,又將許多精美壁畫切割、掠奪而去,因此石窟的壁畫精品現在全都收藏在海外博物館中,現址反而沒有甚麼好看。

Flaming Mt 16

Flaming Mt 17

Flaming Mt 18

Flaming Mt 19

Flaming Mt 20

Flaming Mt 21

Flaming Mt 22  

柏孜克里克石窟內部嚴禁攝像,以下三張壁畫和文物照片是在新疆省博物館和吐魯番博物館裡拍攝。

回鶻王供養像:

Flaming Mt 23   

栗特文摩尼教文書:

Flaming Mt 25  

回鶻、漢文佛經抄本殘頁:

Flaming Mt 26  

以下四幅圖引自中國美術史圖像手冊,壁畫原件現都收藏在德國柏林,從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出當初切割壁畫的痕跡。

貴族婦人禮佛像:

Flaming Mt 27  

天王像:

Flaming Mt 28  

供養禮佛圖:

Flaming Mt 29  

僧都統像:

Flaming Mt 30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