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na 2   

傳說中,羅馬是由一對母狼哺育長大的雙胞胎兄弟所創建。後來哥哥羅穆盧斯(Romulus)殺死弟弟雷穆斯(Remus),成為羅馬第一位國王。雷穆斯的兒子塞紐斯(Senius)逃向北方,最終也建立一個城鎮,就是西恩那(Siena,錫恩那、錫耶納是常見譯名)。

西恩那早期只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偏遠山城, 6世紀倫巴底人(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入侵後才逐漸發展成重要貿易據點。1167年西恩那成為獨立的城邦共和國,13世紀中到14世紀末進入歷史的黃金時期,財富與權勢都能和鄰邦佛羅倫斯相抗衡,現今所見的古城主要建築大多在此時興建。1348年黑死病爆發,城裡十萬居民約三分之二喪命,西恩那從此走下坡。15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軍隊攻下西恩那,結束共和國歷史,並將西恩那授予梅第奇家族領導的佛羅倫斯大公國管控。

由於地處丘陵,高高低低的地勢創造出好些眺望西恩那的美麗視角,暮色下紅磚古城更顯艷麗,很少有旅人能不愛上眼前的景色。

Siena 1   

Siena 3

Siena 4

Siena 5  

扇貝廣場(Piazza del Campo)是西恩那的中心,目前所見的風貌在1347年左右就已經成形,是中世紀數一數二的大型廣場。紅磚鋪成的扇形地面又由石塊線條切割成九份,代表西恩那共和國當時議會的九人統治。線條由一個扇貝造型集水口射出來,利用廣場的天然坡度,下雨時雨水會匯集到這裡排出。正對著扇貝集水口的廣場另一頭有一座白色的「歡喜泉」,噴泉四壁滿是精美雕刻,正中央為聖母子像。每年夏季在廣場上舉辦的賽馬節是西恩那的傳統盛事,不過我不喜歡人擠人的場合,好像還沒有特別為了看什麼節慶而去某個地方。

廣場旁的共和宮(市政廳)是一座線條簡潔的哥德式的建築,完成於14世紀初。外立面排列整齊的拱窗都由二根小圓柱和三個小拱組成,上方帶著西恩那的黑白市徽。共和宮102米高的塔樓(Torre del Mangia)是全城的最高建築。但懼高、怕累,去了兩回西恩那都沒爬。

Siena 6

Siena 7

Siena 8

Siena 9

Siena 10

Siena 11

Siena 12

Siena 13

Siena 14  

大教堂是西恩那的中心建築。1196年開始興建,主體在1215年完成,鐘樓則完成於1313年。教堂正立面下半部三個拱門屬於羅馬式建築風格,但上半部卻轉為哥德式風格 (因為原建築師喬凡尼‧畢薩諾只完成下半部就過世,上半部等到14世紀才由別的建築師接手完成,中間已相隔約百年。)。教堂裡外的地板都由大理石鑲嵌畫鋪成,真有點華麗過了頭。

西恩那在1339年時曾經計畫擴建教堂,當時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正在興建,想來西恩那也是基於輸人不輸陣的競爭心態才動這念頭,可惜1348年黑死病來襲,這項只完成一兩堵牆身的建設計畫從此胎死腹中。現在從高大的殘牆可以大約看出當初設定的規模,只能說企圖心委實驚人。

Siena 15

Siena 16

Siena 17

Siena 18

Siena 19

Siena 20

Siena 21

Siena 22

Siena 23

Siena 24

Siena 25

Siena 26

Siena 27

Siena 28  

arrow
arrow

    Eric‧攝影‧雜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